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杂谈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即将发布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即将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2021)》)定稿会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蓝皮书(2021)》编制工作的最新进展,各章牵头人分别介绍各章编制内容,与会专家围绕书稿的总体情况和具体内容进行讨论,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

  目前,《蓝皮书(2021)》的各项编制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自2021年5月16日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召开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始,编写组按照专家委员会和编写委员会的意见,通过文献综述、比较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围绕主题“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出版”进行编写,主要包括“研究开放科学特征、开放科学平台和开放出版进展”与“探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趋势与发展策略”等内容。

  《蓝皮书(2021)》共分四章十三小节,包含两个附录,共二十万字左右。从具体章节来看,第一章主要介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该章节通过大量数据和详实资料,系统展现了我国科技期刊的资助经营、论文发表、影响力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展等相关情况;第二章主要讲述开放科学发展状况,该章节全面介绍了开放科学的发展历程、实现形式、推动主体和制度建设等内容;第三章为全书重点,解答了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技期刊出版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期刊出版期刊,分析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第四章通过汇聚专家观点,提出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另外,附录一为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纪事,附录二为2020年全球OA大事记。

  《蓝皮书(2021)》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以数据形式展示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剖析存在问题,总结发展规律,为决策者、管理者、出版者、期刊编辑等提供参考,旨在探索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的问题、方法和理念,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蓝皮书(2021)》由中国科协主编,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工作,计划于2021年11月在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发布。《蓝皮书(2021)》(英文版)也将随后出版。读者可在出版后通过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学出版社、中国知网等单位网络平台开放获取。(记者 赵清建)

  疫苗、抗体、“充电”头盔和干细胞等是专家们目前正在探索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方法。此次Ⅰ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6名年龄在60—85岁之间的早期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将间隔一周接受两剂鼻腔疫苗。

  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这0.5高斯的强度就拥有足够的力量拨动指南针,让指南针的指针从任何方向旋转后都准确指向南方。此次刷新世界纪录,也为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普遍追求。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30日发布高温预警。

  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15%”这一目标。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

  针对美方近日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为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

  实验所展示的远距离全光同步技术,为构建复杂的同步光力系统网络奠定了基础,有望在光通信和时钟同步等领域得到应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学发展期刊官网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