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杂谈

世界学术期刊《科学》专访当代教育名家周洪宇

世界学术期刊《科学》专访当代教育名家周洪宇

  日前,当代教育名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教授接受美国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专访。

  周洪宇教授在采访中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新一轮工业和技术席卷全球。新一轮工业是一场能源、材料、技术,同时是一场信息。它集智能制造、互联制造、个性化定制制造、绿色制造于一体,将重塑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将以能源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组织模块化、经济服务化、工厂家庭化、发展生态化、消费个性化、人际和谐化为重要特征。二是时代呼唤适应新一轮工业发展的人才。这主要包括高效劳动者、高效创造者、优秀生态圈管理者和践行者、优秀公共服务者四种人才。三是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变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新一轮工业将塑造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因此,它所需要的教育应该是绿色的生态教育,教育不仅需关注智育,更需要强调培养人们的社会情绪力。社会情绪力就是要有同理心,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控制,与他人的互动、理解、合作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交互融合与创新”时代,信息化网络是构建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人们如果按照现有的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培养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将不能适应新一轮工业的需要。

  新一轮工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以云计算、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为手段,注重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的培养,注重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因材施教,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并重,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在新一轮工业的背景下,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而是通过“全人教育”,即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因此,新一轮工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新一轮工业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要求相适应,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信息化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亲近自然、热爱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在新一轮工业背景下,知识传播媒介由印刷的纸质媒介转向数字化、虚拟化媒介。人才培养内容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将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纳入到课程体系,注重从学历的获得转向学力、能力的培养,注重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自主学习力中心、资源整合力中心,注重从固定的、短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动态的、终身的、开放的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方面,在新一轮工业背景下,教育面临更多来自非传统领域的挑战,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的不断涌现,消解了传统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因此,新一轮工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拓展为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不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正规教育;有现实的课堂,有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也有终身学习,而且终身学习将更加重要。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是新一轮工业的核心。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元化格局,构建起互联网平台上的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一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在人才培养体制方面,新一轮工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制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学校将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招生体制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学习者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形成多元、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将注重多元化评价,打破单一的学校评价,形成学校评价、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将得到协调和平衡;在学校治理结构上将重视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总之,人类社会只有积极进行教育模式变革,才能适应已到来的新工业和技术,从而引领未来。

  周洪宇教授连续四次接受世界期刊《科学》的专访,不仅说明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及中国学术研究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国外权威学术界对中国专家的意见越来越重视,而且展示了中国学者、智库专家应对全球工业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底气与自信,也是中国智库专家积极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尝试。

  据了解,这已是《科学》今年第四次刊发周洪宇教授的专访,前三次分别是10月13日、11月10日、11月17日,一年之内连续四次,且第四次专访篇幅之长罕见,说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领域地位的提高及国外学术期刊对中国专家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当代教育科学 期刊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