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攻守之间的嬗变:2019海外科技期刊出版动态研究

攻守之间的嬗变:2019海外科技期刊出版动态研究

  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高科技的应用以及开源学术出版工具和开放学术基础设施的新发展,提出在开放科学指引下为“世界大脑”的实现提供支撑,必须成为全球科技出版与科学交流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愿景的观点。

  1938年,H.G.Wells提出“世界大脑”(world brain)的设想,其中全球研究人员和其他个人可以无障碍地存取分布式的世界智能架构(worldwide structure of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而开放、高效的科学交流系统则是其重要支撑。[33]这个比喻或可为科技出版所有利益相关者指明前进方向,即除非为这个愿景改革、创新、竞合,别无发展途径。

  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科技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潜力,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MR以及开源软件等实现业务拓展与产业升级,成为科技出版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人工智能已不仅用于简单的信息检索与资源推送,而开始在文献挖掘与内容信度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挖掘是创建引文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但已有挖掘技术通常受输入格式不符、基础设施要求不一致和运行性能不强等限制。2019年《英国医学杂志》(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与文献处理工具Scholarcy合作,希望挖掘BMJ数据库中数十万篇文章,作为开放引用计划(Open Citations Initiative,I4OC)的一部分广泛提供给研究人员。Scholarcy每分钟可处理1 000个PDF文件,文献提取精度达99.9%[34]。10月25日,学术、医学传播与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开科思传播(Cactus Communications)与Scholarcy合作,也是利用后者强大的文献挖掘功能提高用户的文献阅读、创作效率[35]。此外,人工智能还被用于辨别洗稿式论文抄袭及论文数据的可信度分析,辅助编辑审稿。例如,同行评审平台Scholar One与UNSILO合作,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识别近义词和被改动的语句结构。[36]

  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为构建开放、可信、分散和协作的学术出版环境提供技术基础[37]。Digital Science、Springer Nature、Taylor & Francis、剑桥大学出版社、ORCID、Katalysis和惠康信托基金于2018联合开展的全行业非盈利项目“区块链同行评议”(Blockchain Peer Review Project)旨在解决同行评审中的挑战。2019年6月26日,项目经过14个月的测试,验证了区块链确实可以促进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出版商与其他各方之间的同行评审数据安全交换;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存储设置,作者和评议者可以决定是否共享评议者身份、评议报告以及其他评议元素[38]。

  此外,基于区块链的项目如Orvium、PEvO、Eureka、Pluto、Artifacts.Ai和Knowbella等致力于建立去中心化的科学交流系统。其中,PEvO是使用区块链技术Steem创建的开放科学出版和交互式评审平台,以数字货币作为奖励,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创造内容和参与社交来获取收益[39],以此促进科学交流。Eureka是利用代币推动的科学评论和评级平台,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内置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Eureka DEX,解决了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流动性问题,可使用户在平台中的科学交流与评议更加广泛、高效和公平[40]。

  VR通过增加维度和虚拟性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提供更直观、动态和有趣的体验,因此经常被用于高度复杂、难以理解的科研领域。201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Springer Nature实现了虚拟空间阅读的第一个原型Neuro Book,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浏览和阅读书籍。MR则不仅可显示虚拟数字画面,还可叠加真实场景,加之实时互动功能,这些给医学研究、成果交流和临床治疗方面带来颠覆性变化。西雅图创业公司Pear Med开发的混合现实程序可以通过病人的扫描图像创建3D交互模型,从而有效地向病人和医生显示器官和其他解剖结构。2018年,微软发布两款用于学习的混合现实工具:Dynamics 365 Remote Assist和Dynamics 365 Layout。2019年2月,微软结合这两种应用推出Dynamics 365 Guides,该应用安装了Guides应用的电脑可以轻松创建交互式内容、导入3D模型以及定制培训,从而指导员工逐步学习其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需要了解和使用的相关工具和部件,将机构知识转化为可重复应用的学习工具[41]。

  作为开放存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源出版软件为学界提供了脱离传统科技出版模式的工具。如2019年3月,e Life期刊与协作知识基金会(Coko)合作推出第一版开源应用程序Libero Reviewer,并与该刊现有同行评审软件e Journal Press集成,辅助期刊编辑审稿。e Life的开源提取工具可以直接从上传稿件中提取标题,为学者节省投稿时间[42]。e Life还将软件成果通过开源社区免费共享,同时社区成员也会提出修改意见,这种合作推动了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的创建。2019年7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发布的报告《当心鸿沟:开源出版工具和平台全景分析》[43],调查了目前52个活跃的开源在线出版软件和平台,包括期刊出版、学术书籍出版和集成管理系统的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报告指出,过去10年中开源在线出版平台数量激增,但仍处于极其小众的地位;如果它们要取代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就必须解决各自为政孤立发展的现状,以及容易受到外部资金影响的问题。

  2019年,“学术交流基础设施”(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Providers,SCIP)普查项目组对当前学术交流服务工具、系统进行调查,在其《学术交流全景地图2019调查报告》中提出,当前学术基础设施面临缺乏统一的功能分类标准、非营利性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44]。为发展和维持开放基础设施,基金会、科研机构、技术提供商等多方主体开展合作。同年“投资开放基础设施”(Invest in Open Infrastructure,IOI)项目启动,旨在投资、集成、建立或扩展当前和新兴的开放基础设施计划。截至2020年1月,已有83个研究组织加入IOI[45]。

  2018年9月,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Web of Science Group,WOSG)旗下的同行评议平台Publons发布《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46]。调查发现,37%的受访研究人员承认至少对调查前一周看到的一些研究成果的质量有所怀疑,并希望成果附带更好的质量指标。针对报告指出的审稿人可用性是造成同行评议效率低下的主因之一,2019年3月Publons与OA出版商Hindawi合作,后者将全新的审稿人发现工具“Publons同行评议专家精准发现服务”(Publons Reviewer Connect)整合到其同行评议管理系统中。这将为编辑提供超过50万名科研人员的同行评议记录。Hindawi还计划将Publons的“评议人可用性”(Reviewer Availability)功能集成到系统中,以便在邀请审稿人时识别其是否有空,从而提高评议流程的效率和速度。同时,它也将在获得审稿人许可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审稿信息反馈至Publons,帮助提升整个出版行业的审稿效率[47]。

  还有许多出版商围绕同行评议透明度进行实验。2019年5月22日,PLOS发文称,即日起旗下所有期刊论文作者将可选择把论文同行评审历史与录用原稿一起发布,同行评议记录将有自己的DOI。该项目的理念是开放同行评议过程。这使审稿人的贡献可以被引用,从而获得声誉,同时也能为读者提供深入分析和讨论的角度。

  2019年,Elsevier开始调查同行评审人员是否存在“强制引用”(coercive citation)现象,即鼓励被评审论文的作者引用审稿人的研究成果,以换取更积极的评审意见。这项调查涉及近55 000名学者,最终发现433名学者(占被调查审稿人的0.79%)存在“强迫引用”的明显证据[48]。Elsevier表示并不会撤回任何实施了“强制引用”的研究论文,这些作者不必对此负责,也不会影响研究结果。但这无疑是出版界内部肃清同行评议违规操作的有效努力。

  2019年,修订后的“S计划”反映了以欧盟为主的公共资助机构朝向开放的目标更坚决,政策更强硬,措施更具体。当前的政策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曾经由出版商主导的正式科学交流体系的重组,各种利益相关者为达到新的权力平衡正在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

  科研基金、政府等资助主体以强制政策的形式表示对包括“S计划”在内的OA运动倡议的大力支持,鼓励受资助机构与学者积极参与这场变革,共同建立更加合理、高效和健康的科技出版体系。2019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成为第一个加入“S计划”的联合国机构[49]。截至2020年2月,已有19个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加入“S计划”[50]。科研机构、高校图书馆、研究协会等学术共同体积极响应包括“S计划”在内的OA运动。一方面,学术团体、专业学会等以联合创建、发展大学刊、巨刊、OA仓储等形式争取科技出版和科学交流的主动权、控制权;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和相应的联盟组织利用国家、第三方科研资助机构和本身的强制措施以及当前大范围学术出版物“泄露”的局面,提高谈判话语权,推动开放力度。迫于上述形势,出版商见招拆招:一方面,自身进行商业模式变革,从“大宗交易”,采用APC的混合期刊出版,到RAP、PAR等变革性协议,尽可能满足用户对开放学术内容资源的需求,同时小心翼翼地力保高价值旗舰期刊不受影响,以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对外通过同行联盟与上下游合作抢占用户资源,增强用户黏性,以在新型开放的学术出版和科学交流生态中占据有利地位,扩大影响力。显然,科技出版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在“替代”与“被替代”、“超越”与“反超越”中展开攻守博弈,共同将科学交流乃至科学研究本身推向新的开放阶段。

  [32]爱思唯尔妥协!最大学术出版商与挪威机构签协议,90%出版物免费阅读[EB/OL].[2020-02-04].

  [37]徐丽芳,王钰.科技内容产业的鼎新革故:2018海外科技期刊出版动态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9(2):13-22.

  姓名:徐丽芳 严玲艳 赵雨婷 陈铭工作单位: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