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赋能人类发展多项新成果亮相BEYOND大会
年来,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演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使得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期盼依靠科学技术来战胜疫情,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复苏,实现全球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
值此,2021 年 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未来科技赋能人类发展创新技术发布活动于 12 月 2 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主持人为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贾子文;嘉宾邀请到了中国高校(华南、华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卢晓晨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凤鸣教授、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化学材料学院教授易诺晨先生、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教授、巴西科学院袁锦昀院士以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校长卡尔·鲁斯特先生。此外,还有来自多家优秀技术企业的项目代表和知名大学代表,共话科技创新魅力。
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联合创始人、澳门科技总会理事长卢刚在会上表示,疫情不易,虽然历经辛苦,但是在各方的支持下,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还是如期举行,希望大家在会上能够有所收获。
而中国高校(华南、华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卢晓晨主任认为 BEYOND 不仅仅是一个科技盛会,也是全球科技创新商业合作的重要的开放平台。能够给中国内地、澳门乃至全球的范围的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人士带来更丰富的机遇。
澳门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中的一个中心城市。今天的活动以 “科创中国” 品牌为牵引,依托澳门 “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 的定位,通过构建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导入国际国内创新资源要素,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创新生态,汇聚国际优秀技术项目,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促进合作交流,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引领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在创新驱动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愈发深入人心的当下。BEYOND 该单元的活动充分汇聚了来自于国内外的超前沿科技创新型领域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征集了来自于全球 100 多项具有代表性的高精尖新技术新产品,挖掘特色亮点,经过三轮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了 8 项来自于 5G 人工智能芯片、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十大高精尖领域的黑科技以及新产品。为促进京澳交流合作,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添薪助燃。
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本次活动的开路先锋,它利用数字技术创建物理实体或工作过程的虚拟数字版本,从而突破传统创新、学习和生产的界限。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果谈论了数字孪生加速数智转型,他们通过建立通用的面向软件业务的可快速构建应用的数字孪生底座,打造纵横捭阖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提供面向各个垂直应用的可全方位、全景可视、万物智联,弹性使用,快速编排、智能仿真的通用能力平台。
近年来,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由于单星成本低、系统全球无缝覆盖、通信容量大、通信时延短等特点,成为 “新基建” 卫星通信主要方式,不少人将它比作把 “基站” 搬到太空。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朱梓华为会场的观众介绍了卫星互联网开启应用的新时代。这家企业是国内目前卫星互联网赛道的头部企业,迄今已经成功发射交付 9 颗小卫星。其中瓢虫一号是中国首颗完成商业发射流程的物理网系统验证卫星,也是民营的首颗百公斤级的商业卫星,近地轨道高度达到 547 公里,设计寿命两年,目前已经在轨服务 1057 天。结合在轨的卫星以及地面终端的技术创新,他们开始探索一系列的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包括航天科技教育、抢险救灾、海洋大数据平台搭建等。
用 AI 赋能生产和管理一直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方法之一。同样来自北京的北京一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合伙人李科带来了 OF 智能云,OF 智能云下主要发布两款产品,一款 AI 实训平台,另一款就是面向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 AI 开发平台 One Brain。它们都属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平台,这个平台既可以提供精品算法讲解、开源算法的实测等 AI 训练功能,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深度学习开发的相关技能,了解算法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方式,达到边学边练的目的,加速 AI 开发人才培养的效率,也提供在线编程环境以及云算力的 PasS 服务,帮助 AI 开发者和企业直接从云端调用 AI 能力进行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及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近年来,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也备受关注。艾瑞迈迪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杨健带来了内窥镜颅底外科手术导航设备,这个新科技系统能够借助术前的 CTMRI 图像,为医生呈现精准的患者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定位信息,并与术中内镜影像融合进行增强现实可视化,引导医生精准安全的完成耳鼻喉以及颅底外科手术。
材料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 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很重, 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开辟新的材料来源、开发和利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性材料、提高材料的质量、改进材料的性能是当前产业升级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叠加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钟飞鹏带来了纳米闭孔 “柔性” 绝热材料,这是一种超级 “冷隔绝” 材料,这项材料拥有三项全球首次实现的前沿新技术,使新材料产业能够从传统的厚度堆积升级为物理性能的轻薄产业,可应用于汽车、建筑的隔热,服装、帐篷的保暖,填补了户外设备柔性隔热材料的市场空白,赋能了产业升级。
随着 5G 在经济社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海量数据面前,算力不足是当前 5G 应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后摩尔时代通用算力不足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智能时代提供核心芯片解决方案。公司开创性的提出了软件定义加速器技术,自主研发了 KPU 芯片架构,打造了业界首颗拥有网络数据库一体化加速功能的 DPU 芯片和智能网卡系列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中科驭数品牌公关总监罗梅带来了基于自研 DPU 芯片的超低时延智能网卡 SWIFT-2100N,这款产品落地应用比较多的场景就是金融计算加速、5G 和实时的人工智能分析。
疫情期间,抗疫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杨玲玲带来了国内首款针对住院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多重病原菌核酸检测产品,这个新冠病毒的检测产品可以开创性的进行同时 4 个样本的检测适用灵活广泛,做到样本随来随检,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而精准的检测结果,缩短病人等待的窗口期和治疗周期,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众所周知交通隧道是狭长型的建筑,如果其中发生火灾,救援难度将非常大,后果不可预测。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公路交通业务部副总经理黄亮带来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这个项目可以针对隧道结构隧道内的机电设备以及讯问人员和车辆的故障与事故进行检测,实行全天候的智能化实时巡检、AI 智能故障判断、大数据隧道病害趋势预测、应急事故抢险灭火4大功能,能够满足隧道的日常巡检、应急抢险等多重要任务,最大化的增强隧道运营管理的安全性,降低能耗和日常维护运营成本、提高智能化管控水平。
本单元重点邀请到了国内外知名理工高校,围绕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组织进行交流对话,也结合到 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的 4 大聚焦领域,重点发布一批高校的重大科研创新成果,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国际高校科研工作与世界前沿科技前沿接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该单元将分成影响力科技专题;生命科学专题;新经济、新基建、智慧城市与生活专题;未来科技专题 4 个部分进行成果发布。
随后,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 VE 价值工程协会、三菱重工联合推荐了一个项目,名为 AI 在工业技能领域的创新实践及应用,研究员何晓磊先生表示该项目通过三方的共同组织研究,主要针对于如何去通过管理技术,结合 AI、VR 技术,解决师徒传承的效率问题,并使普通人也能够以最快速度学习新事物。
医院是生命健康的一道屏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知名医院打开了产学研协同下医学成果转化的阀门。本专题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罗凤鸣进行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引导发言。他表示,华西医院底蕴深厚,近年来与时俱进,成立了华西医院成果转化部和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他们通过协同创新,通过医政产学研用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了成果转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的落地政策;还制定了标准化管理工作流程,梳理了风险点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加强智能机产学研制用的学习创新,通过建机构建平台、建公司、建基金、建联盟、办会议,从而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同时加强了工业化的国际交流深度合作,包括政府部门、科技园区以及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还有知名的医药企业和知识产权机构,以及国内外经理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活动。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推荐了智能精准 C 型臂影像引导系统,该系统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套系统运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够跟电视网络模型进行 CT 基础数据的三维的精确重建。他们团队采用的方法在肿瘤跟踪时不仅误差小,还可以替代手术,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实时的肿瘤三维形状的跟踪。
另外,香港理工大学推荐了新药研发平台项目,该校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和化学科技学系的助理教授马聪先生向大家介绍了靶向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首创新药开发进度,他和团队的研发项目中,已经有两个抗菌项目验证了体内活性,都在稳步推进。他寄望于明年中期这两个项目可以完成对适应症的探索以及衍生物的专利保护。
随后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市北斗产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推荐的 “北斗位置公共服务平台”,由深圳北斗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张冬冬进行了北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讨。他表示北斗作为智慧城市基础的数据库,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手段和管理办法。除了基础的常规功能,在城市治安监控、校园、医疗、农业和物流等领域都能够大显身手。
接着深圳顺熵科技有限公司 CEO 朱永刚向大家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深圳顺熵科技联合推荐的高效传热技术及热管理系统,他们的核心技术是微流体结构、微纳表面结构、多孔介质材料以及纳米头层,对于目前追求更小型化和更高能量密度但发热量急剧增加的一些新兴产业,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新兴产业做好热管理和热传导。
随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带来了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再生技术,该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电机系,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的创新,实现这个产学研协同,以及形成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他们的这项技术工艺简单,回收率比较高,因此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业界有锂电池资产的龙头企业,搭建一个更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线,实现技术的市场价值。
而西北工业大学则带来了基于声传感器阵列的环境声音感知技术,这项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声音的内容进行自动的分析和感知。在语言交互、数字工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场景和现实意义。
最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校长(主管国际交流与产业合作方向)、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国际理事会理事卡尔·鲁斯特(Carl A. Rust)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建议目前可以立足技术转移能力建设,并着力打造高校创新生态体系。
当前,随着 5G 进入商用时代,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区块链走进大众视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创新科技密不可分。科技已经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未来的科技突破也将更加造福人类,促使科技之 “快” 与生活之 “美” 相统一。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将成为我们殷切的希望。
除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展示,大会还将通过为期 3 天的博览展会基于未来科技;生命科学;影响力科技;新基建、智慧城市与生活四大主题向到场观众公开展示来自世界 300 家大型跨国企业、独角兽创新企业以及新型初创企业,最新创新成果及未来技术方向。
其中参展展商包括:阿里巴巴、澳门电讯、澳门中银、德勤、复星集团、工银澳门、光大控股、海康威视、恒健控股、华大基因、华为、华西医院、极米科技、丽珠医药、南光集团、普渡科技、商汤科技、腾讯集团、小鹏汇天、亿航、正泰集团、中国电信、中国建筑国际、中国石化、中国太平、中国土木工程(澳门)有限公司、中邮器材、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微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服务站、丽珠医药、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澳门融贯投资科技有限公司、芯启源、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克雷登热能设备(浙江)有限公司、CGTN、贵州省展团、江苏省展团、四川省展团、浙江省展团、深圳市科学创新委员会展团、HKX 展团、微软加速器展团、英伟达展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展团、中关村科学城展团等企业及机构等。
- 标签:未来科技系统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科技日报】从“理工男”到创新社区创始人
非凡十年,辽宁开拓进取,勇攀高峰,把准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地位,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
科技日报:出新招 引人才 江苏宜兴打造创新之城
近日,2022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启动,该市发布了“‘科创宜兴’建设‘331’行动计划”“‘宜荟才·兴未来’幸福车行动计划”“宜…
- 跨年晚会背景素材被指侵权
- 动态背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 双12易拉宝红色背景素材
- 科技日报:“精明”的美芯片法案打错了算盘
- GIF简史:观察互联网的一个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