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太原新高科技有限公司(华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怎么样)

太原新高科技有限公司(华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怎么样)

 

印度卢比。图/unsplash

这是什么冲突?(What Conflict?)。近日,在报道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时,有印度媒体使用了此类标题。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4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约为1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43.3%)。其中,印度向中国出口约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从中国进口约9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6.2%)。

而根据美国统计部门的数据,2021年美印货物贸易额约为1133.9亿美元。

据此,中国将继续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货物贸易伙伴。

印度舆论为何不高兴?

印度舆论纷纷质问,在当前双边政治关系并未云开雾散的背景下,在印度政府嚷嚷着要降低对华经济依赖的背景下,双边贸易额却为何创下新高?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为何不断扩大?

这些质问的弦外之音,是印度国内对经贸领域对华高依赖度的无奈与担忧。

自2021年12月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1个月双边贸易额已突破千亿美元的时候,印度国内舆论就五味杂陈,印度政府的反应则是对小米、OPPO等中企进行突击查税。

此次全年数据公布后,印度政府更是于今年2月14日再次封禁54款中国的App,2月15日对华为在印度的多个办公场所突击查税。显然,中印双边贸易额创下新高,并不是印度政府所乐见的。

供应链安全问题是印度的新忧

近些年中印双边贸易增长明显,2021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是由两国的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然而,印度国内一些人却并不这样看。

近年来,受国际环境、中印关系、印度国内政治乃至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搅动,印度对中印经贸关系现状的不满与担忧与日俱增。

2022年1月8日,疫情下的印度新德里街头。图/新华社

对华贸易结构失衡是导致印度一些人不满情绪的旧病。

在印度这些人看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中国享有巨大的对印贸易顺差;贸易结构不匹配,中国对印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更高。

贸易逆差方面,近年来,中印经贸的大致情况是,中国对印出口额约为印度对华出口额的3-4倍。以2021年数据为例,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693.8亿美元,占两国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55.2%。贸易结构方面,印度对华出口商品主要是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商品,而中国对印出口商品则主要是附加值更高的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

供应链安全问题则是印度的新忧。

亚都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加湿器生产大企业,拥有世界上最领先的加湿器生产技术,生产的加湿器产品也都已经经过了欧美等国际体系的认证,质量非常可靠。

2020年以来的全球新冠疫情,暴露了印度对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依赖度,引起了印度官方和战略界对供应链安全性的担忧。

以印度制药业为例,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药品生产国之一,被称为世界药店。不过,中国是其最大的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来源,占印进口总额70%左右。

印度商工部下属的药品出口促进理事会主席乌达亚·巴什卡(Udaya Bhaskar)曾表示,新冠疫情暴露了印度在原料药和关键中间体上对中国的高度依赖。如果不予以解决,将是对印度药品安全和国家健康安全的严重威胁。

虽然无论是贸易失衡还是所谓的供应链安全问题,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甚至可能是印度政府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的反作用结果,但印度政府非但未能反躬自省,反而将之归咎于中国的市场不开放,并将对华歧视性经贸政策、寻求降低对华供应链依赖,作为对华政策的重要关切。

不切实际的对华经贸脱钩

冰箱内壁结霜以后,阻碍了冰箱里的空气跟制冷管周围的冷空气的热量交换,所以制冷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增加冰箱的运行负担,增加能耗。

近年来,美国推动的对华经贸脱钩,中印边界西段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被印度政府视为对华推行歧视性经贸政策、降低对华经贸依赖的天赐良机。

双边层面,印度政府挟民族主义情绪对华经济反制。中印边界西段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后,《今日印度》搞的多次国民情绪调查都显示,印度民众对封禁中国App、抵制中国商品的支持率非常高。

印度政府则采取了封禁中国App、提高中国企业赴印投资门槛、禁止中国企业参与印度公共采购招标、取消部分中企签订合同、对部分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对中国在印企业搞查税调查等歧视性举措,不一而足。

多边层面,印度方面以所谓的供应链外交提供供应链安全。印度积极呼应美国打造排华供应链的图谋,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全球制造业替代中心。

2021年3月和9月的两次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上,四国就关键矿产、医药、半导体等领域的供应链合作进行了商讨。此外,印度还与日本、澳大利亚发起弹性供应链倡议,并于2021年4月正式启动。该倡议提出,将通过加强数字技术应用、贸易投资多元化等举措,增强印太地区产业链的韧性,确保印太地区值得信任的、可以依靠的产业链。

不过,印度对华经贸脱钩显然不切实际。

一方面,印度国内滞后的基础设施、繁杂的营商法规、不充足的熟练劳动力等,都将严重制约其工业发展能力。印度政府提出了经济自立倡议,针对性地出台了十余项生产关联刺激计划,试图借全球供应链重塑之机倒逼印度制造。但从目前来看,印度并不具备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的魅力和能力。美国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企业,也主要落地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去印度的寥寥无几。

另一方面,中印经贸关系的结构表明,印度对华经贸依存度更高、脆弱性更强。印度政府以所谓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为由,搞强行的经贸脱钩非但不可能,甚至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无论从中美、中印经贸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深度嵌入国际贸易体系,这绝对不是某个政府可以用蛮力能改变的。

数据显示,印度约70%的原料药、25%的汽车零部件、50%的耐用消费品零部件、80%-85%的压缩机都从中国进口,如果强行对华供应链脱钩,印度经济恐难承受断供风险。

合作共赢方是正道

中印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任务,也有着巨大的经贸合作需求和空间。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以来迅猛发展。

印度总理莫迪。图/新华社

2014年,时任古吉拉特邦(被誉为印度的广东)首席部长莫迪,凭借其高效治理、经济能手的称号问鼎总理宝座,进一步推高了对中印经贸合作广阔前景的预期,中国对印投资和贸易较快增长。

但是,当前印度政府对华歧视性经贸政策,挫伤了中国企业赴印投资的意愿,不利于中印经贸关系长远发展。

此次中印经贸额创下新高的事实再次充分表明,中印经贸关系密不可分。在印度冲击5万亿美元经济体、迈向新印度的进程中,中国将是印度不可或缺的发展伙伴。

此外,印度政府不应也不能用政治逻辑、安全逻辑来处理中印经贸关系,更不能盲目加入美国对华经贸打压的阵营,否则不仅无法满足印度民众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其违背经济规律而可能引发的供应链紊乱问题也可能是印度无法承受之痛。

目前,印度政府虽然在货物贸易领域投鼠忌器,更多地是在数字经济、股权投资等领域对华限制,但这种歧视性政策的负面效应不容低估。

中国和印度是搬不走的邻居,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具有较强韧性和巨大潜力。印方应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双边经贸合作良好发展势头,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特约撰稿人 | 楼春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赵琳

使用高功率的快充会减少手机电池寿命吗?一般而言,手机在快速充电状态下所伴随的温度升高,是耗损手机电池的主要原因,不过同上题,因应快充技术本身具有保护机制,像是智能散热及涓流充电等配套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