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成果上榜。《科学》的评价是,“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是标志着这一领域起飞的时刻。”
今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利用我国大亚湾核反应堆群产生的大量中微子,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该发现是对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参数的测量,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的认识。
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单元之一,共有三种类型,在目前已知的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占了1/4,在微观的粒子物理和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同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微子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即它可以在接近光速的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原则上三种中微子之间相互振荡,两两组合,应该有三种模式。其中两种模式自上世纪60年代起即有迹象,当时称作“太阳中微子之谜”和“大气中微子之谜”。之后这两种模式被发现和被多个实验证实。第三种振荡则一直未被发现。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让中国的基础科学领域很振奋。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星光大道”上,这起码也是一个可以留住的指印。奇妙而玄奥的微观世界,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根本。比如这次发现将有助于理解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即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即使我们可能读不懂论文,但我们看得懂彼此对于未知的渴望。
6月16日,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6月18日,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6月24日,刘旺操控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首次手控交会对接。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地球,三名航天员安全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成功。
这次航天飞行,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项第一:航天员首次入住“太空之家”,首位中国女性进入太空,出现第一位两次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自己开飞船也是继成功实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之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抬头看天,340多公里高度的太空几乎是目前人类常驻的最高空间。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家”,刷新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高度和中国科技的高度。不过,最能形容神九任务特色的,则是其书写了航天领域的“中国精度”长征二F遥九火箭完成了所有载人飞行中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太空轨道精度从百米量级提高到了十米量级,为“太空之吻”铺设了精准轨道;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精确完成,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九任务,是一次中国航天和载人航天最富“精度”色彩的太空之旅。“中国精度”源自技术精湛,源自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积淀,也源自中国航天半个多世纪的传承。由高到精,变化的是眼界以及心态。
北京时间6月24日,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突破最大设计深度,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了目前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深纪录,并缔造同类型深潜器的“世界之最”。
当天,在7000米海底,三名蛟龙号潜航员还向三位神九航天员发出祝福,祝福同一天进行的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手控交会对接取得成功。三名航天员迅速也从太空向蛟龙号发回了祝贺。
“蛟龙”从2002年立项伊始,到2009年开始1000米级海试,直至今日7000米级海试,整整用了10年时间,几代人为之努力。在目前世界各国用于科学调查研究的同类型作业载人深潜器中,“蛟龙”号也是下潜得最深的一个。“蛟龙”号下潜至7000米深度,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
2012年中国科技的“中国深度”,非“蛟龙”莫属。“蛟龙”探海的意义,一方面是让我们探秘深海有了重要的科学探针。就像探索太空需要飞行器,解开神秘的深海世界奥秘,离不开载人潜水器。长不过8米的“蛟龙”,行动敏捷,身手灵活,最重要的是能够带着科学家深入海底查看究竟。另外一个意义在于,我们曾说过,“梦想可以挑战任何深度”。“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已然不是神话,“蛟龙”的十年不平凡经历证明,中国科技的深度将不断被刷新。
经过4年多的潜心研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团队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的细胞表面受体肝脏胆汁酸转运体(NTCP)。
这一发现在国际同行中引发轰动,被认为是该领域的一项巨大进步,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突出成果对HBV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将改变HBV领域内现行的研究模式,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乙肝病毒及其卫星病毒丁肝病毒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找到该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丙肝的感染机制,并为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
自40多年前乙肝病毒被发现以来,全球多个知名科研机构的顶尖科学家在寻找其细胞表面受体,但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炎患者,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3000万,每年约35万人死于相关疾病。这个发现堪称我国科学家对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做出的重要贡献。
当事人已经有了很客观的自我评价,李文辉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直接回答了一些关键的、长期未能得到解答的问题,对此我们深感欣慰。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们很幸运。”
被称为“科技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所长王晓东说:“更重要的是,这说明中国的科学家只要有适当的支持和好的科研环境,完全有能力解决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困难挑战。”
党的报告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作出战略部署: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此前,在7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员令,并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和相关举措。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族兴。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科技创新放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中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协力推进,贯彻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务之急,是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11月24日,歼15飞机这架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重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顺利完成了在“辽宁舰”上的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充分见证了我国航母平台和飞机的良好技术性能。
仅仅两个月前的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舷号为16。“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按计划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包括舰载机起降训练在内,辽宁舰已经完成了上百个训练科目和试练项目。
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舰载机的起飞和着舰,是掌握航母技术的重要标志,也是一大世界性难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舰载机歼15成功完成起降飞行训练,表明中国航母实现了舰机的有机结合,并且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合格飞行员群体。中国航母在平台改建、舰载机研制以及舰载机飞行员培训体系这三个核心技术环节取得跨越性的重大突破。
航母入列、舰载机起降成功,国人为之骄傲。随着歼15在“辽宁舰”上起降飞行训练的画面中,两名起飞助理的挥臂指挥动作被反复播放,网友们开始模仿被称为“航母style”的姿势,表达了对祖国强盛、海军发展的自豪之情。而对比先进国家,中国航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中国航母事业献出火热生命的罗阳,将激励中国航母人不断前行。
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每秒的相对速度,与编号为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最近相对距离达到3.2公里,并拍摄到该小行星照片,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
我国由此成为继美国、欧空局和日本之后又一个成功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飞行从38万公里到700万公里以远的跨越。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嫦娥二号工程自此完美收官。自2010年10月成功发射以来,从距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嫦娥”不断刷新“中国行程”。
“嫦娥二号”是中国航天人今年的一个惊喜。如果“嫦娥二号”作答谢词,它或许会说:“难以想象,我能够从嫦娥一号的替补,成为嫦娥工程二期的先导星,甚至有机会开启了中国探测小行星的先河。”在长长的感谢名单中,能让它走得这么远的,是帮助节省飞行燃料的人们,比如让火箭分秒不差零窗口发射,比如姿态调整和轨道控制使用最少的动力,得到最佳的路线。而对星际探测最具意义的是,如今700万公里远的人造飞行器,我们也能遥控自如。
12月27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这也是实现中国卫星导航“三步走”中的第二步“2012年底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是到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斗转星移”,中国星斗傲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列。从目前建设进度、实用效果看,北斗在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中位置靠前。北斗不仅导航中国,还服务亚太,这是航天技术造福人类的典型例子。
北斗系统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应用、提高服务,这需要“天地”配合天上有星座,地上有终端。当前北斗前景看好,但美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称雄多年,北斗自身还有不断完善之处。尤其如北斗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所提醒,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耗资巨大,如果不注重民用市场开发,将是巨大的浪费,也会影响北斗系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 标签:科技之最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成果上榜…
-
2022科技部信息中心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面试公告
三、面试人员名单:各岗位分别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5:1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名单,考生放弃面试资格顺次递补…
- 辉煌时代落幕!大型科技股难再引领美股
- 中国成果入选!《科学》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 十二个未来科技趋势展望
-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都有这些前沿的科技产品入围
- 【学院动态】舞台背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