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科技部举行《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科技部举行《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1月17日,科技部举行《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顾问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专题报告编写组专家、中山大学黄华兵教授,“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炳方研究员,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党的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据习总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自2012年开始,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迄今已有十一年之久,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在保持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科技部组织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完成了2022年度报告,包括“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

  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与行业部门公开发布上述两个专题报告,并借这个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遥感科技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传递中国科技界对践行全球环境保护、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有: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女士,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先生,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顾问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先生,“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专题报告编写组专家、中山大学黄华兵教授,“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炳方研究员。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有关指示精神,科技部自2012年起就已经开始组织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这项工作一方面是对内服务于政府决策,基于年度报告产出的多项成果已经被采纳和应用,成为了我国空天领域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一个有力的抓手。另一方面,年度报告工作持续产出独立客观的监测分析数据,大力推动国产遥感数据产品开放共享,为世界各国开展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信息参考。

  2022年度报告一个专题是“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另一个专题是“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报告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严格选拔优势团队。在往年工作基础上,我们通过广泛征集选题、专家提供专业化建议,以及公开招标等流程,最终遴选出了由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并联合武汉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学等国内优势力量共同参与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是严格把控技术路线。报告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长时序、高精度的监测方法,使用数据挖掘和并行计算技术,按照卫星数据收集数据产品-生产产品精度检验-报告编制完善编制流程,我们确保了报告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三是广泛征集领域专家的意见。在以徐冠华院士为组长的顾问组和以郭华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指导下,充分吸收了包括周成虎院士在内多领域的百余人次知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此,我也向参与年度报告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专题是年度报告“冰冻圈”专题序列的拓展和延伸。近20年来,北极地区的变暖速率超过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倍,导致北极地区冰雪和植被正在快速发生着变化。我们综合利用风云三号等多源遥感数据,监测了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和北极陆地植被,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和变化特征,评估了大气、海洋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可为开展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依据,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在连续8年开展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手段对20212022年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粮食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进行了独立的监测,预测了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的产量、供应形势和进出口的形势,我们所预测的产量数据与国际国内同类数据趋势是一致的,分析了极端天气和区域性突发事件对粮食生产和供应形势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复种和灌溉对粮食产量的贡献及其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可为增强全球粮食信息透明度、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实现联合国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撑。以上是两个专题一些简要的介绍。

  2022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已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公开发布,欢迎大家下载并且使用。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与发布是国家遥感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国家参加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家航天局等部门在政策、资金、数据、人才及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对年度报告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也对这些部门表示衷心感谢!今后我们年度报告工作也将继续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坚持需求导向,加强协同创新,落实“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有关中央的相关要求,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方案。谢谢。

  2022年是《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的第11年,当时开展这个工作的初衷和定位是什么?多个部门、多个单位是如何组织协调的?我们看到去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减少了1.3%,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2年我们就开展了编制这个报告的这项工作,这是积极落实党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顺应国际共同关注地球家园的需要,也是面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品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国遥感界协同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还有我们携手共同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这是我们的初衷。

  从定位角度来说,我想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主要定位,其实是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方面来考虑。我们聚焦全球性、典型生态环境要素,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形成数据,定期发布,提供一些决策。这里可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展开一下。

  第一个,是面向国际上普遍关注,并且日益凸出的全球生态环境这样一个问题。遥感这项技术,具有覆盖全球的观测能力和技术优势,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直观地展示生态环境因子和宏观的情景,这是遥感的突出特点。

  第二个,随着我国地球观测能力的提升和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通过开展这项工作,能够促进更多的卫星数据开放共享,也可以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我们中国积极的贡献。

  第三个,通过成果共享服务的方式,将报告数据及产品面向国际方面发布,可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这个是前面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组织这一块工作我想我们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按照“国际合作、部门协同”大思路来开展的。刚才我也介绍到了,我们充分利用了地球观测组织,简称GEO组织。在GEO国际合作平台中,还建立国内多部门协调机制来共同开展这项工作。

  首先GEO,因为可能很多媒体也关注过我们相关的工作,这个组织实际上地球观测领域最具权威和最大的国际政府相关组织,已经有17年了。中国和美国、欧盟委员会、南非是创始国,并且这四国一直担任联合主席国,其中中方也是亚太区的联合主席国。在这方面我们具有很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中方开展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研究也被列入了GEO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很多国际同行共同参与了我们这项工作。同时这项工作产出的专题报告和数据集,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优质成果,通过GEO面向国际发布共享,也体现了我国对GEO的贡献。

  其次,2011年,国务院批准科技部代表中国政府牵头组织其他15个部门共同成立了中国参加GEO部际工作小组。在这个部际协调工作机制下,国内部门对年度工作报告特别重视,也特别支持,尤其是从卫星数据、技术成果和专家参与方面都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我们在这里也特别要表示感谢一下。

  最后,遥感中心作为GEO的中国秘书处的依托单位,在科技部的领导下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小核心、大网络”的作用,凝聚全国相关的科技力量,特别是空天领域、遥感领域相关力量,共同开展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比如说这次发布的报告我们有两个牵头单位,但是有很多单位共同参与,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专家也特别支持,而且给了非常严谨和科学的把关。比如徐冠华院士是顾问专家组的组长,郭华东院士是把关审核专家组的组长,以及我们今天请到的周成虎院士也是我们这个领域专家来给我们把关。所以在组织方面我们既有国际上的共同合作,也有国内各部门的协同,另外也有我们科技界共同的支持和努力,所以我们才能够成就了我们这么多年来每年发布这样一项工作。谢谢。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炳方研究员吴炳方:

  2022年因为受全球不利的气候因素影响,大家都比较清楚,欧洲地区从68月份有非常严重的热浪影响,以及非洲东部高原地区的旱灾、还有美国西部南美地区也是不同程度地受到旱灾影响,我国长江流域也受到旱灾影响,再加上俄乌区域冲突,导致了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产量大概降低了1.3%左右。主要是因为气候因素引起的。因为欧洲、美国、南美主要是雨养农业,旱灾导致了粮食减产的幅度比较大。

  对全球的影响来说,因为粮食供应它不是靠一年的生产,一般过去3-4年的粮食量产都会存下来供应,所以丰年会补亏年。总的来说,当前全球粮食供应形势是平稳的。因为2022年降1.3%,但是2021年、2020年、2019年都是增长的态势,所以它有很多粮食没有消耗掉。从去年粮价的波动就可以看出来,俄乌冲突出现以后粮价冲高,但是之后就持稳,往下降,就说明2022年的粮食减产对粮食供应是持平稳的态势。谢谢。

  请周院士介绍下遥感技术到底能够帮我们具体做一些什么?以及在全球生态环境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遥感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我们这个遥感主要是指卫星遥感。在卫星遥感里面,主要是把我们的特殊载荷放在卫星上面去,大家熟悉的北斗是装的是定位传感器装到地面位置,如果是通信就是通信卫星。所以我们有三类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通信卫星。用我们的遥感卫星对地表实时动态监测。如果讲地表观测,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局部小范围的情况,很难从一个全局理解清楚,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想离开此山,要得到全貌,就需要利用遥感卫星上面的天眼,来观测我们的地球表面。它的好处是什么?

  一是它的观测范围很大。如果我们能在36000公里的卫星轨道上面往下看,我们能够把地球看清楚,观测范围特别大。

  二是像人在那儿不动一样一直观测。现在我们做的组网卫星,组网能把地球覆盖起来,可以对地球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实时动态观测,这样就可以理解地球表面的运动、变化。今天赵主任和吴炳方老师介绍的全球观测,其实它要求范围广,时间动态。而且观测要客观。我们的遥感最大的好处就是宏观、动态、客观。我们用这些客观的数据来评价地球的变化,包括大气、海洋、人类活动,对人类活动的观测要没有卫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但是我们都知道今天人类活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特别大,人类活动已经对我们生存环境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毫无疑问就需要我们来对全球变化进行认知、感知,才能够有效的防止更大的灾难问题。

  我们都知道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特别是习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来,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特别是我们现在全国推动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来统筹产业结构,来治理好污染,来保护好生态,这种目的就是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包括我们在正在推进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等,都是把生态优先、集约发展放在一起。要实现多样一体化,统筹生态发展,我们一定不能仅靠地表工作,一定要做到对天上观测,还要实现对全球观测,特别是我们国家在推动“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让我们先进的遥感技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对它的生态环境做好遥感监测,就像我们今天介绍的北极生态案例,还有过去我们做的其他方面的案例,所以遥感能帮助我们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关键是我们要发展遥感技术,就是要怎么样把数据用好。刚刚讲遥感是客观的,我们做好客观的分析报告,来帮助政府决策基于客观的数据来做全球生态环境的发展报告,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可能面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双碳目标等等落实下来。比如我们去年发布的全球陆域生态系统专题报告,就是把多源遥感数据和地表上的统计数据融合在一起,我们分析评估了近十年来的系统分析变化和影响机制。2016年我们国家发射了第一颗碳卫星,无论从技术、还是精度、还是服务能力,都是在国际上先进的。我们的数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服务,所以说今天中国的遥感科技,真的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来共同推进全人类的发展变化。年度报告这项工作研究了南极企鹅的变化、极地的变化,其实对任何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利用中国的技术、中国的科学来帮助我们认识极地冰盖的变化,应该是对全人类的一种科学贡献。我们也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继续利用中国的遥感技术,共同为人类应对全球变化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2020年时我们发布了以南极为核心的专题报告,这次2022年报告以北极为研究对象,我想跟专家确认一下,这次是我们年度报告首次以北极为主题出的专题报告吗?还有关于南极和北极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北极环境目前发生了哪些变化?

  关于极地的研究是我们遥感界高度重视的。我们中国也是最早在南北极地建卫星遥感站的国家之一。在开展南北极研究方面,我们充分运用了遥感技术,不仅是要研究南极北极冰盖本身的发展变化,还要研究南极北极周围的海域变化。大家常常看到说一个北极熊趴在一个小冰盖上面漂着,表明北极海冰在减少。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够科学地准确地回答什么时间两极海冰会没有。谢谢。

  这个报告实际上是在2020年的基础上继续再做北极的报告,2020年的报告,是以南极的专题为基础,它的监测对象主要是冰盖表面的融化、冰架崩解,以及企鹅栖息地的变迁,这个对我们认识南极冰盖变化非常重要。今年2022年这个北极专题报告主要的监测对象是海冰、格陵兰冰盖和北极陆地植被的变化。我们通过对比这两个报告,不难发现南极和北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实际上是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由于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的较慢,部分地区甚至呈现出变冷的趋势,比如说在南极半岛,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变化均不显著。但是在一些强厄尔尼诺年,由于气温和海面的升高幅度变大,往往会造成极端的冰盖融化与大范围的冰架崩解的现象。但是在整个北极地区,现在是在急剧变暖,冰雪的损失正在迅速增加。我们也知道,近二十年来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这种北极加速变暖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北极放大”效应。在这种背景下面,北极冰雪和植被正在加速变化。我们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02年2021年,北极夏季海冰范围,也就是9月份的海冰下降速率为10.1万平方公里每年,缩减范围超过了200万平方公里,它大概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的面积,北极冬季多年冰也快速缩减,逐渐被一年冰取代。与此同时,格陵兰冰盖表面融化也在加剧,冰盖表面形成了更多的湖泊和河流等冰面水系,其年平均面积大概是1万平方公里,在冰盖的边缘也有84%的冰川都出现了退缩,平均退缩距离大概是1.37千米。受到北极气温升高和季节性积雪减小的影响,北极陆地植被也在快速增长,显著增加的区域占北极陆表面积的1/4,并且在最近五年有加速绿化的态势。总体而言,北极海冰持续退缩,格陵兰冰盖快速融化,北极植被绿化化均受到了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北极冰雪与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谢谢。

  我们注意到报告也是在2022年新设了各界比较关注的北极专题,选择这个专题的意义的科学价值有哪些?还想请介绍一下年度报告的选题遵循了什么样的原则?未来选题又会有哪些新的考量?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北极由于特殊的冰海气反馈机制,及增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剧烈变化中的北极环境要素如北极的海冰退缩、格陵兰冰盖融化、冰川末端稳定性下降,与北极陆表植被变化等正在影响全球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产生重要的反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为更好的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变化的实施,需要完整监测北极海冰冰盖等过程,评估其变化态势和影响,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和北极陆表大范围监测,形成海冰类型产品,格陵兰冰盖表面融化,冰川边缘性产品,以及北极陆表植被绿度的动态产品,对研究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我们是这么考虑的,年报工作我们是深入落实习总关于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工作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主题,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选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

  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环境典型要素,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粮食生态变化等问题,以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

  二是面向国际的科技前沿。通过科技部超前部署的科技计划项目,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形成前沿优势。年报工作将这些创新成果进一步地提炼和转化,持续产出优质的公品和解决方案。

  三是能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遥感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宏观尺度对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有优势。所以今年我们的监测对象从植被、水域和城市扩展到了海冰、耕地等要素,未来还进一步扩展温室气体排放和海洋等生态环境问题。

  四是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例如粮油作物增长的周期较短,所以我们每个季度会开展监测。而对于森林、草原、湖泊生态从全球生态来看它的变化较为缓慢,可以五到十年为周期进行长期的监测。

  未来,我们按照前期的顶层设计和选题的规划,目前已经确定了2023年三个专题的方向。一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对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影响。二是南北极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三是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继续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谢谢。

  我的问题主要是灌溉措施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重要途径。能否介绍一下复种和灌溉是怎样增加粮食增产,中国是什么情况?其他的国家在借助复种和灌溉方面是什么样的情况?

  灌溉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因为降雨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求的时候,通过灌溉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复种是通过增加一块地里面播种次数来增加作物面积,从而提高产量。对于复种来说,也不是说复种的越高越好,有的时候土地需要休息,所以它有一个极限。

  今年年报我们通过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对全球的复种和灌溉进行了监测,也分析了复种和灌溉对全球作物产量的增长和贡献。在全球来说,印度和中国复种和灌溉面积最大,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全球领土和人口大国,灌溉和复种一方面提高粮食产量,特别是降低了粮食产量年际间的波动。刚刚前面介绍了,欧洲由于热浪的影响,它的粮食产量波动很大,像罗马尼亚减产10%以上,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减产20%左右,但是像今年3月份、4月份发生的印度的热浪现象,和6月份到8月份中国发生长江流域的高温热浪现象导致的粮食产量波动,比欧洲和非洲要低得多,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所以这方面灌溉和复种的贡献,它一方面满足了中国、印度国内的粮食需求,但实际上对全球的粮食安全也做出了非常实质性的贡献,因为如果我们粮食不够,那就会冲击全球的粮食安全。

  在复种方面,印度河和恒河平原,还有我国的黄淮海平原、南方的水稻种植区,巴西中部的巴纳河流域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是复种最高的区域,因为这些地方灌溉设施非常好。

  在灌溉方面,印度灌溉面积最大,占耕地的50%,我们国家排到第二,灌溉面积也占耕地的50%左右。但是如果要从对粮食产量供给来说,印度只有66%,我们中国大概有78%,所以中国灌溉对粮食产量增产的贡献是全球最高的。谢谢。

  百年变局之下,气候变化它是影响越来越凸显,可以说不光是南北极,还有大宗粮食作物等等,若干个时代之问都等待我们科技界去破题。我们刚才也感受到了中国遥感科技在全球生态环境监测中做出的特别的贡献和努力。我的问题是十年磨一剑,我们在哪方面取得了突破?第二全球80亿人的承载量,还有中国进入现代化新征程,我们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如何抓住更关键的问题实现遥感科技的成果转化?

  我先从宏观方面回答一下。刚才您也提到我们十年磨一剑,年度工作报告到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是我们贯彻落实以来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相关要求的长期性、持续性的一项工作。我们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发布机制。这十一年来,重点围绕全球生态环境里面的典型要素、热点问题、重点区域,这三大类主题来开展相关工作。我们已经陆续发布了涵盖11个专题系列的29个专题报告,100个数据集产品。在这三大类主题里,典型要素我们主要选取的是陆地植被、陆表水域、城市三类典型要素;在热点问题方面,我们选的主要是粮食生产与安全形势、土地退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这四类的热点问题;在重点区域上,我们选择是这几块,一个是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还有“一带一路”的区域,另外还有冰冻圈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这项工作刚才我前面也介绍了,通过“国际合作、部门协同”,还有咱们专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团结了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形成了这样一个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其实年度报告相关的数据产品科学产出其实也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的。从2017年,年度报告工作已经正式成为中方牵头的GEO的国际项目,刚才前面我也说到了。其实不只是GEO,这十年来我们得到很多国际组织方面的关注,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的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这些国际组织的官员也都给予我们高度的重视和评价,同时也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知识共享体系,所以这项工作就像您说的十年磨一剑,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说说具体的例子,比如我们持续发布的“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监测结果”这项工作,已经被全球170多个国家的用户下载和使用,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主要的数据源,也为增强粮油市场透明度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数据和信息的支撑参考。此外我们还以不同形式服务于一些国家,比如说莫桑比克、赞比亚、蒙古国、肯尼亚等等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这个年报的团队也积极面向国内外举办了专题培训,我们也累计培训了包括英国、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等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学生和技术管理人员,应该说通过年报工作做出了我们中方的贡献。应该说这个年报工作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监测方面优秀的成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的方案和贡献了中国的力量。谢谢。

  中国科技界还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形成了一套科学方法体系,充分发挥自主遥感卫星系统,全球卫星遥感系统,形成了以GEO这个中国发起国为重要载体的全球地球系统观测体系。在这个体系,我们也构建了科学方,形成了我们可以按年度进行发布报告,如果按序也可以快速形成我们全球的生态环境遥感的报告体系。另外在国内,我们在国家遥感中心的领导下,组织集中了全国遥感科技力量一起来做,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科技界遥感科技的组织创新是比较突出的,不是一个人做,比如,吴炳方研究员牵头的“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报告,其实组织了我们国内农业遥感的很多专家在参与这项工作,所以中国遥感科技是一个组织创新体系。谢谢。

  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介绍,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农历新年就要到了,借此机会给大家拜年,预祝大家春节快乐,兔年吉祥。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国家科技部官方网站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