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要全面科学理解“双碳”战略及循环经济的作用

要全面科学理解“双碳”战略及循环经济的作用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指出,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循环经济趋势,我国应进一步提高站位,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加速转型和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强调,我国要通过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加强机制、法规和政策创新;二是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四是促进国际合作创新。

  指出,强调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有的已得到实践验证。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脱钩,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为降低碳排放提供可行路径,2020年我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共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亿吨。而且,发展循环经济为保障资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还为扩大就业提供产业载体。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拥有资源量有限,资源循环利用具有战略性意义,要由“无废城市”试点走向“无废社会”。但是,无废并不是没有废物,而是废弃物源头减量化和高比例的资源化利用,是循环发展的典型内涵。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在后全球化复杂国际环境下,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双循环及“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依然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选择。说,“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将作为近期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十大行动之一。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认为,科技创新是实现循环发展和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对此,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建议,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全面梳理电力、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技术,按技术成熟度、减排效应、成本核算指标,确定标准后在全国推行;二是组织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特别是政府要支持中小企业在循环经济方面技改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三是开发消费端的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四是推动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建设。

  全球范围内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和气候目标,已成为重大选择和共识路径,利用“N零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但“双碳”目标绝不是放慢发展,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在循环发展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实,落后、低效产能将加快退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制造业将会迎来低碳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分析,碳中和是碳元素的循环经济,并将成为研究、科技开发、投资、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决策的依据。在未来碳中和思想将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是要从工业化时代转变成信息化时代,转变成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时代,将化石燃料变成材料,不断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时代就到来了。

  刘燕华认为,碳中和是衡量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的指标,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碳中和的核心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大自然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碳中和不仅是能源问题,也是社会经济与地缘问题,更是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民族振兴、实现现代化,进行经济结构与社会治理转型指明了方向,预示着我国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将会出现深刻变革。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介绍,4个阶段:即2021—2030年为碳达峰期,是战略准备阶段;2030—2035年为平台期,也就是战略相持阶段;2035—2050年为碳排放下降期,就是战略进攻阶段;2050—2060年为碳中和期,就是打扫战场阶段。

  “循环经济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途径,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政策。”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表示。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指出,新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可以用四个“前所未有”来认识,即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反响热烈前所未有、困难挑战前所未有。根据《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研究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综合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时候贡献率将达到35%。

  赵鹏高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十分艰巨,是一场硬仗,其艰巨性是由我国所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决定的。未来一段时期,要全面重塑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挑战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发展任务艰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较短;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替代难度大;非化石能源发展面临多重制约;产业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问题并存;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国际压力。

  赵鹏高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等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和市场、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十三届全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强调,,优先制定碳中和长期战略及各项规划,明确重大时空布局和转型路径,短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要全国一盘棋,科学认识和探索气候变化应对、碳中和转型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开放系统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特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及相关结构性变革,防止“一刀切”,实现公正转型,要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优先序,采取适应性管理。(孟凡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傅小锋科技部副司长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