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科技前沿应用最新动态(第86期)

科技前沿应用最新动态(第86期)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法国研究人员受沙漠蚂蚁的启发,研制出一款新型“蚂蚁机器人”(AntBot),这是首款无需全球定位系统(GPS)就可以自由探索周围环境并自动返回的行走机器人。这项研究为自动驾驶车辆和机器人技术导航开辟了新途径。

  人眼对偏振光和紫外线辐射并不敏感,但蚂蚁却用此来给自己定位,箭蚁属(Cataglyphis)沙漠蚂蚁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它们可以在沙漠阳光的直射下行走几百米寻找食物,然后直线返回巢穴,而不会迷路。

  研究人员指出,沙漠蚂蚁非凡的导航天赋依赖两条信息:使用一种“天体指南针”借助太阳的偏振光来测量航向,从而给自身定位;通过简单计算行走的步数并结合它们相对于太阳的运动率测量行走的距离。一旦距离和航向这两个基本信息相组合,它们就可以顺利班师回巢。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艾克斯-马赛大学(AMU)的研究人员设计的全新的“蚂蚁机器人”正是复制了沙漠蚂蚁这种卓越的导航能力。该机器人配备了一个光学罗盘,用于通过偏振光确定其前进的方向;并通过一个指向太阳的光动传感器来测量所行进的距离。

  在实验中,“蚂蚁机器人”利用这些信息,就能像沙漠蚂蚁一样,探索周围环境并在行进了14米后自行回家,精确度达1厘米。该机器人重量仅为2.3千克,有6只脚,使其可以在轮式机器人和无人机部署非常困难的复杂环境(如灾区、崎岖的地形、探索外星土壤等)中移动。

  研究人员指出,“蚂蚁机器人”也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加强对沙漠蚂蚁如何导航的理解。不过,在将该机器人用作航空机器人或用于汽车工业领域前,他们必须厘清在夜间或更长距离如何操作该机器人。

  昆仑山、唐古拉山在我脚下,中国最强直升机——AC313大型直升机来了。这架直升机的试飞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架最强直升机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已经可以自己独立生产大型高原民用直升机。

  C313 是国内仅有的第二种能够在青藏高原上执行任务的直升机,第一架是1983年在拉萨进行过测试的西科斯基S-70C 黑鹰直升机。AC313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授权的第一架能够在超过4500米海拔上进行飞行的国产飞行器。

  第一架AC313原型机于2010年3月18日在江西景德镇完成了首次试飞。该型直升机设计载客数量为27人,据现有报道,其最大航程可达9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达13.8吨,能够在海拔高达4500米的机场起飞,升限可达6000米。

  AC313是目前为止最大的国产直升机。整架直升机的一半材质用上了复合材料,另一半材质则是钛合金。作为一架运输直升机,AC313能搭载两名飞行驾驶员外加27名乘客,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贵宾专机、医疗疏散以及紧急救援等任务。在货运方面,AC313能够装载4吨的内部载荷或5吨的外挂载荷。

  中国深圳电信完成了5G无人机首飞试验及巡检业务演示,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端到端5G网络的专业无人机测试飞行,成功实现了无人机360度全景4K高清视频的实时5G网络传输,开响5G的第一炮。如今,国内首个5G+无人机城市立体安防在青岛试商用。

  5G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快的网速、更密的连接、更低的时延、更好的覆盖可以促进网联无人机的体验升级,将适用于更多场景,助力无人机产业实现安全、高效、增值的发展。

  移动5G 无人机技术未来在垂直行业数字化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随时随地的实景航拍、自动化的无人巡检、精准的激光测绘、移动的面部识别安防等无人机应用,同时也会广泛用于演唱会、足球赛、极致体验游中,大家随时随地都能通过 VR全景直播获取比现场更好的体验。

  我们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穿过瞳孔,再经过晶状体的折射,穿过玻璃体,最后汇聚到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可清晰看到物体了。但对于近视的人而言,来自物体的光线在达到视网膜之前就汇聚在一起了,所以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不清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膜的曲率变了。目前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就是将角膜雕刻成“眼镜”,虽能立竿见影且效果持久,但风险较高。无风险治疗近视,越来越被人所期待。

  近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团队,在近视的无创治疗上取得性进展。他们采用振荡频率极高的飞秒激光,能量极低,振荡频率却极高,被照射的角膜区域,里面的水分子会电离,产生活性氧簇,活性氧与角膜里面的胶原蛋白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或化学交联。这样,可巧妙地改变角膜的结构和曲率,而不破坏角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的目的。

  当前,美国设计师研发了一种石墨烯U盘。它非常薄,外观看上去就像是一张即时贴,表面真的可以写上文字,并可贴在诸如屏幕这样的光滑表面上,即便是反复贴上、扯下也不会降低黏性。进行数据交换时,直接将其贴在专用的读写面板上即可。随着U盘内数据的新增和删除,其区块颜色也会发生改变,可直观地告诉人们,U盘里存放了什么文件、还有多少储存空间。在需要交互数据时,还可将U盘粘贴在一起使用,获得更大的容量。拷贝资料后,便可直接交给需要的人。

  可以说,石墨烯U盘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当U盘硬件受损时,其数据恢复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回复关键字,获取相关主题精选文章热点聚焦:军民融合 一带一路 电磁武器 网络战 台海局势 朝鲜半岛 南海问题 中美关系大政方针:十三五 国家战略 经济 军事 科技 科研 教育 产业 政策 创新驱动 信息化建设 中国制造 政策法规 产业快讯军民融合:民参军 协调创新 成果转化 军工混改 重大项目 国防工业 第三方评估创新前沿:人工智能 颠覆性技术 无人系统 机器人 虚拟现实 脑机接口 可穿戴设备 3D/4D打印 生物科技 精准医疗 智能制造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5G通讯 区块链 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 超级计算机 新材料 新能源 太赫兹 航天 卫星 北斗 航空发动机 高性能芯片 半导体元器件 科技前沿应用 创新科技尖兵利器:航空母舰 潜航器 水面舰艇 无人机 新型轰炸机先进雷达 新型导弹 新型坦克 反导 高超声速武器 武装直升机 装备强军动态:军队改革 军事战略 人才培养

  其他:未来战争大国博弈 贸易战 国际新秩序 习 马化腾 马斯克 DARPA 兰德研究报告 潘建伟 梅宏 吴曼青 李德毅 施一公 金一南 顾建一 卢秉恒 邬江兴 王凤岭 邬贺铨 沈昌祥 名家言论 国防建设 外军动态 其他主题文章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最新科技动态文章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