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张启鸿:开发区内办高职 深度探索产教城融合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唯一的高校,位列全国10所“双高计划”A档院校、北京市“特高项目”第一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家企业,其中包括9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0余个。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张启鸿指出,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于产、教、城如何深度融合发展,张启鸿针对政府、企业、学校三个主体,给出了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建议。
2022年高考接近尾声,大学生就业工作如火如荼。职业学校做好招生和就业,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张启鸿根据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经验给出了建议。
《21世纪》: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政府调控作为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前提,下一步,需要怎样更好履行政府统筹职能?
张启鸿:校企合作实践中仍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作了很多具体规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政府行为,彰显的是国家行动、国家态度。因此,建立在政府调控下的政府、企业、院校密切合作的产教融合机制非常重要和必要。在新职业教育法中所提到的各项鼓励性政策,在国家各部委、各省市层面还需要落实成为内容明确、具体可执行的制度。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将新职教法中促进产教融合的规定在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中细化、可操作化,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尽可能简化办理流程,方便执行。
三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产教融合结果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学校考核指标,并与享受的优惠政策挂钩。
《21世纪》: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一方面强调政府统筹和加强保障,另一方面对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规定,你认为主要有哪些体现?
张启鸿: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新职教法扩大和保障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赋予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广泛的自主权,明确职业学校在办学中可以根据产业的需求,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依法自主选用或者编写专业课程教材,自主设置学习制度,依法自主选聘专业课教师等。
二是赋予职业学校在招生考试中适度的自主权。明确国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在有关专业实行中高职贯通招生和培养。高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经考核合格,可以破格录取。
三是赋予职业学校在收入分配上灵活的自主权,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或者以实习实训为目的举办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收入的一定比例可以用于支付教师、企业专家、外聘人员和受教育者的劳动报酬,也可以作为绩效工资来源,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
这些规定为我们增强办学活力,更好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提供了制度保障。
《21世纪》: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是两个重要主体,你认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需要针对企业、学校完善哪方面的体制机制?
张启鸿: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企业要切实承担产教深度融合的社会责任。一是企业结合实际,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机制,按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按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二是根据国家法规和激励政策,企业建立内部支持产教融合的机制,开展与院校共办专业、共同研发、共建基地、人员互派、合作育人、互利共享;三是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和职业能力等级制度,打通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
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一是要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应围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进行专业布局,打造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群;二是构建产教一体办学、产教一体管理机制,推进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模式;三是构建教师多元评价体系,合理调整人才引进门槛和标准,不以学历为唯一标准,向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人等高技能人才倾斜,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21世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方面,是如何探索产教城融合的?
张启鸿: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9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0余个,工业总产值占全市22%。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6亿元,单位土地投资、产出强度等主要效益指标稳居全国开发区第一位。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5年整体迁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开发区唯一高校。学校确立了“依托开发区办高职、依托产业办专业”的发展道路,精准对接开发区“4+2+1”产业体系,“4”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等开发区多年来持续发力的四大主导产业,也属于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精尖”产业;“2”是指高端服务业和科技文化融合产业,这是近年来开发区逐步布局并在全市取得领先地位的两个服务型产业;“1”是指数字经济产业,目标是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
学校深入分析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了深度融入“高端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五条线”。学校逐一建立专业与产业供求关系专业谱系图,形成依据产业发展设置和动态调整专业的机制,实时诊断专业与职业对应变化关系,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高端产业急需的专业;整合淘汰“文秘”“焊接技术”等与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专业,从而确保专业建设的适应性、科学性、先进性。
《21世纪》:你认为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合作的动力和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需求是优质职业学校才能满足的?
张启鸿: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要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双方携手并进、共同发展。这些企业主要看重学校以下三点:
第一,专业设置紧跟产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扎实。学校建设好专业,企业就能看到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得到保障,就相信学校能够为他们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近3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超过90家,与百度Apollo、久其软件002279)公司等企业共建4个产业学院、3个工程师学院、7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70多个生产性实训项目。
第二,人才培养紧贴企业需求,订单培养实现与岗位无缝对接。职业学校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和遵循,及时对接相应企业岗位用人需求,持续推进与企业签订人才订单班培养协议。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对接企业岗位标准要求。校企双导师共同授课,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零距离过渡。
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奔驰订单班为例,在近1000名毕业生中,有70%都已经成为公司生产一线%的一线班组长、三分之一的首席技师都是订单班的毕业生。
第三,科技服务和技能培训到位,及时响应企业转型升级要求。职业学校要依托自身资源,整合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和创新创业等服务。学校为企业提供的科研技术服务、技术技能培训等,能及时助力企业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
《21世纪》:随着职教高考改革、社会对技能培训的认知提升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学校如何更好选拔生源?
张启鸿:做好招生工作根本上要靠优质的教育质量。作为首都职业教育的排头兵,我校近年来先后经历了国家示范校、综合改革试验区、“特高”和“双高”建设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以我校自主招生为例,在近年来北京市高考生源仍处于低谷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今年,我校自主招生1300名的招生指标一次性100%全额录满,成为北京市高职唯一一家不需要征集补录的高职院校。
在招考制度改革方面,职业学校要贯彻落实新职教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突出职教特色,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同时进一步拓展高考统招、士官定向培养招生等招考形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1世纪》: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平均就业率表现出色,甚至高过很多普通本科院校,但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结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自身经验,你对职业学校就业工作有何建议?
张启鸿:近几年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出口非常广阔,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并长期高于北京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我认为,职业学校在推进就业方面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校长要亲自带领教职员工深度参与毕业生去向落实工作,在二级学院层面由二级学院直接牵头,推动本学院就业工作,建立起全方位的学生就业帮扶体系,为就业困难毕业生落实“一对一”帮扶老师,通过“一生一策,重点指导,定向推荐,精准帮扶”,将高质量就业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二是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学校要与主管部门、招聘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联合搭建就业招聘渠道,将岗位送到毕业生身边。
三是及时总结先进做法推广经验典型。学校通过就业推进会、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政策与业务工作培训和总结大会、学生就业动员大会等形式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将毕业生就业大事与学校核心竞争力发展相结合。将毕业生就业成效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推动落实就业工作全员责任制,用制度建设推进就业核心竞争力。
- 标签:科技行业有哪些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行业新闻
发展可信AI正在成为行业共识,作为AI产业的重要一员,云天励飞一直积极响应号召,为可信AI实践贡献力量…
-
李晓红:感悟我国科技发展历程走好科技事业新长征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
- 宏微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我国科技百年发展史”主题展在重庆科技馆开展
- 米内资讯-健康产业资讯门户医药市场动态广场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与宝贵经验
- 中国最具潜力企业评选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