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需要坚持“真”“情”“实”“意”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需要坚持“真”“情”“实”“意”

  作者:盛世豪(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应琛(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习同志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真”“情”“实”“意”,“紧紧抓住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大机遇,既树立远大目标,瞄准学术前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又脚踏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努力从人民群众广泛而丰富的实践中研究问题,汲取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十五年后的今天重温这一重要讲话,深刻感受到这与党的以来习同志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前后贯通、完全契合,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同志指出,“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表明的是一种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它所揭示的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仍然是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理解世界、把握未来的宝贵钥匙。只有真懂才能真信,只有真信才能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特别是在当下国际上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泛起,国内各种社会层出不穷的复杂背景下,只有真正学懂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真正辨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才能在揭示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决不能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关于人类认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又是体现着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深刻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是真正的自由观和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在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的同时更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习同志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评判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保持批判性思维,既要考察其是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审视其基本立场。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社会科学源于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实践,故而必定随着实践的开拓而发展,在特定的时空呈现特定的样貌。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硕果。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也为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典范。

  习同志指出,“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这显现的是一种态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高远的学术理想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民族发展和全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坚持“情”,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在发表于《求是》杂志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中,习同志进一步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首先就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还必须坚持群众史观,勤于向人民学习。实践是理论的先导,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发现基层创新智慧,总结提炼经验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最终要脚踏实地地服务人民,为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坚持“情”,就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服务党和国家的决策需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主动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聚焦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把研究重点“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加大调研力度,真正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自觉努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着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坚持“情”,就要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充满。习同志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和工业催生了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蓝本的社会科学,迄今占据着全球话语的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实践支撑,迫切需要进一步上升为规律性认识、转化为系统化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转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力,着力为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贡献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习同志强调,“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强调的是一种方法。在浙江工作时,习同志就指出,“浙江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扎根于浙江大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从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党的以来,习同志进一步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坚持“实”,就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习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问题,有许多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比如,就国内而言,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切实防范经济和金融风险,如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如何不断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如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就国际而言,如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应对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如何稳步提高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等等,都是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全面解答。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从实践中寻找问题,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这些重大问题研究上来,真正提供一批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坚持“实”,就是要立足实践,与时代同步伐。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为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实践,认真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寻找研究课题、捕捉创新灵感。

  坚持“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现实。既要立足当代、与时俱进,又要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悠久深厚、意蕴绵长的中华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丰富多彩、丰厚多元的世界文明,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需要更加深刻地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智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习同志指出,“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这提出的是一种导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统一中凸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贡献。

  坚持“意”,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既是民族个性、特色、魅力的体现,也是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来源。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内生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当代来源。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成就和伟大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以具有时代性、原创性的理论,把当代中国的制度优势、改革方向和发展进步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坚持“意”,就要追求学术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要体现为主体性、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千千万万个创新汇集起来,就能孕育、催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思想、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文明宝库增添中国元素。

  坚持“意”,就要展示宏大的学术抱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习同志提出,“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志于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志于深入回答新时代的问题,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计献策;有志于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高中国软实力。研究对象可以宏大,研究步履却要细致,要恪守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追求的学术品格;开放大气、表里如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学术道德;勤学博知、严谨求实,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培养的优良学风;学风端正、诚信为文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坚守的学术底线;有益社会、奉献人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展现的责任担当。使命与操守相结合,才会有思想深邃、内涵深远、形式优美的精品问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