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2021年度济南市十大科技新闻出炉

2021年度济南市十大科技新闻出炉

  2021年是中国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落实年”。济南市科技工作坚持把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展示全市科技创新成果,近日,济南市科技局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评选出了2021年度全市十大科技新闻事件。

  2021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山东省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济南市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城市。试验区赋予了济南为国家探索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的历史重任,为济南开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局面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和新动力,对于济南乃至山东的金融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价值,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北方以及全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效应。济南市将抢抓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机遇,积极探索利用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良性互动、深度融合。

  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2021》显示,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第四年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分项指数列全省第一,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突出,辐射带动省会经济圈城市创新水平有较大提升。2021年,济南市多项科技创新指标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73.4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4.75%,高于全省7.99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68家,居全省第一,总数达4397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总数达107家,数量居全省第一;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7家,总数达58家;2020年度全市R&D经费支出达265.46亿元,增幅达到17.71%,R&D占GDP比重为2.62%,比上年增加0.23个百分点。

  2021年7月5日,省政府下达了《关于泉城省实验室等5家省实验室建设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21〕119号),同意省实验室建设方案并开展筹建工作,其中济南市获批承建泉城、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济南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3家省实验室,获批数量居全省第一。山东省实验室主要聚焦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加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建设具有山东特色和重要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高地和科学中心,将成为冲击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网络成员和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重要力量。目前,3家省实验室已组建由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12个,启动储备科研项目68个,引进储备各类高层次人才117人,其中,泉城省实验室、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已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注册登记并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2021年12月10 日,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启用活动在济南市基因编辑产业基地举行。平台的正式启用掀开了推进生物育种产学研合作的崭新篇章,对于济南加快构建现代化种业体系、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城市新名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济南市重点布局的生物育种产业平台型项目,济南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化项目,已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打造了一支由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领衔的科研团队,集聚了240余位生命科学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专家,搭建了8000余平的技术平台,22000平米的研发中心,规划建设占地80亩、10万平方的产业基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基因编辑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开发了20余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基因编辑体系,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绿色高效、营养健康的超级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美好健康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021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济南市政府、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战略合作意向。目前,我市引进“中科系”院所达15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电磁技术、先进制造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全面起势,集聚科研人员已超过千人,中科院电工所项目即将全面交付使用,中科院理化所项目一期部分实验楼已交付使用,地面超高速电磁驱动测试轨道一期330米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获批落地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轻型燃气轮机、核辐射监测、高端显微光学装备等一批先进技术领跑国内,甚至打破国际垄断。组建总规模62亿元的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母基金,为落地济南的“中科系”院所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2021年7月20—21日,国家金融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联合共建协议签约暨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成果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在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山东区块链研究院院长王小云发布了研究院的创新成果。在科技攻关方面,自主设计的共识算法实现了数据的安全高效协同处理,使得区块链系统交易处理性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符合标准的高性能密码套件,高性能实现ECC(椭圆曲线密码编码学)算法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在平台建设方面,研究院搭建了山东省密码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转化中心,并承担了国家金融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在济南的建设和济南密码应用与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在成果转化方面,研究院完全自主研发的区块链产品已在政务、农业、金融、交通、能源等方面实现落地,密码相关技术分别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得到推广。

  七、AMS实验取得三项新发现,济南在宇宙线年,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依托阿尔法磁谱仪(AMS)全球数据中心,在宇宙线原子核研究中取得了三项新发现,即精确测量宇宙线铁原子核的能谱、发现宇宙中存在两类不同的次级宇宙线、发现宇宙中存在一类新的宇宙线,打破了传统宇宙线理论的固有认知。AMS以模型无关的方式测得了宇宙线源的元素丰度,为研究产生宇宙线的恒星的性质提供了直接证据,为发展新的理论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1年4月27日,“齐鲁一号”雷达卫星和“齐鲁四号”光学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山东省首次成功发射自主可控的商业遥感卫星,也是国内商用卫星领域首次在同一平台系统中同时布局高分辨率的雷达卫星和光学卫星,开启齐鲁星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新篇章。“齐鲁双星”升空运行以来,发挥载荷类型全、工作模式多的优势,执行对地观测任务850余次,获取观测数据4.5TB以上,在应急风险管控、城乡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普查等领域实现常态化精准监测,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遥感信息支撑。特别是在应对河南极强降雨灾情、“烟花”台风灾害以及黄河秋汛等应急保障任务中,第一时间获取有关灾情的遥感影像,在灾情评估和抢险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三到五年,将有20颗高分辨率齐鲁卫星在空中组网运行,助推山东省跻身国内空天信息产业的第一梯队。

  2021年,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平台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平台高性能计算能力达60Pflops,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达1000Pops,支持通用/国产GPU,总存储资源200PB,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济南超算成功入选山东省省级新型数据中心(第一批)试点建设名单,并成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济南分中心、区域级海洋大数据处理平台等算力支撑平台,为45万项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作业提供算力服务,实施覆盖全省的“山东算网”工程,连通济南、青岛两地三中心超算平台,有力推动超算应用生态和经济圈构建。

  2021年12月18日,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2021年,济南市获批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将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黄河流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显著提升全流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能力,力争形成以黄河技术转移中心为“1”核心,服务沿黄9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1+9”技术转移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