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高科技医疗设备图片(大型医疗设备图片)

高科技医疗设备图片(大型医疗设备图片)

 

国产重新被定义。

(ChinaIT.com讯)高性能的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单机价格通常在500万元以上,有些甚至高达5000多万元,往往是现代医院里众多影像检查设备中最金贵的那几台。

作为曾经被卡脖子的行业之一,国内医学影像设备一度严重依赖进口。最夸张的时候,在MR和CT等设备市场,进口产品曾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为了改变这种境况,政策开始向该领域开刀,以利好国产设备——除了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审批)提供支持外,更要求医院优先购买国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规定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的百分比。《中国制造2025》,要求县级医院中高端国产医疗设备占比:2020年50%,2025年70%,2030年95%;专注于制造先进的影像设备、机器人设备以及其他高性能诊断设备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鼓励或要求医疗机构优先采购达到先进技术标准的国产设备。

如今,随着医疗器械国产化大幕的拉开,本土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也开始真正叩开三甲医院采购大门,且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高端产品的国产进程也在全速推进。

进口替代大幕下,国产重新被定义

根据第三方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设备的国产化市场份额占比已从2010年的35%增长2020年的60%;同期影像设备的国产化率也从33%增长为64%,复合增长率达到19%,进口替代可谓势如破竹,但具体的细分领域增长情况各有不同。

以医学影像设备来看,主要包括MR、CT、DR、超声、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这五个细分赛道。

其中典型如DR领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便率先从影像垄断市场中突出重围,全面实现国产化,无论上游还是下游供应链企业发展都比较成熟,几乎从探测器、高压发生器到球管都有相应的设备提供商,并在中国最广大的县域医疗市场拥有最广大的用户群体。

根据IPSOS的数据,中国CT设备的国产化率按台数计算已超过80%,其中尤以16排及以下CT占比最高(注:排一般指探测器的数目),16-64排CT国产化率近年来增长最快,128排及以上CT也从2019年开始实现了国产化的突破。至于MR领域,其国产化率也从2010年的28%增长到2020的60%,其中1.5T及以下(注:T即特斯拉,为磁场强度单位)的中端MR产品国产化率增长最快。

这些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国产医疗影像产品核心技术被逐步攻克、产品品质与口碑的崛起。这不仅归因于以联影、迈瑞为代表的本土厂商的快速崛起,更少不了以GE医疗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国产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正如益普索战略顾问服务线合伙人介绍,从上述第三方调研机构的统计看到,国产占比的数据统计,既包含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设备,同时也包括了国际品牌在中国布局的供应链所生产的设备。可以说,国产正重新被定义。

据了解,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中就明确了对于国产的定义,即包括内资和外资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另外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是以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为原则的。这里所说的本国货物就包括中国境内的外商独资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的设备。

由此可见,国产设备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本土品牌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当前,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行业发展态势层面,都更倾向于大国产的广义概念,即不光包括内资品牌,还有外资品牌在国内生产的产品。

全面国产的解题思路

在这样特殊的政策机遇之下,跨国医疗器械厂商们纷纷加码国产化,落户中国搭建供应链,典型的就有GPS,以及强生、因美纳、日立、德润特等跨国企业。

究其驱动力,一则,跨国厂商有明显的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可以弥补国内在高端市场上的不足;二则,在医疗设备领域,中国还是个增量市场,且分级诊疗的推进和县域市场的崛起也会进一步加速高端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无论是国家区域中心,还是县级医院,都对高端产品需求越来越多。

在国产化布局上,以GE医疗为代表的跨国厂商显露出了超前的意识,并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GE医疗自1979年开始在中国正式开展业务,于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办事处。1991年,GE医疗与原航天部和卫生部在北京合资成立了GE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GE医疗中国现拥有五大工厂,近7000名员工,包括一支约1200名的研发和应用工程师团队。据悉,目前GE医疗中国在国内生产产品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85%以上,其中北京工厂生产的64排CT国产化率为100%,手术机国产化率为95%以上,无锡工厂生产的超声主机已实现100%本土研发、100%本土采购和100%本土生产。根据Ipsos的数据,在跨国企业中,GE医疗国产化贡献率超过了60%,西门子国产化贡献率近40%,飞利浦国产化贡献率约30%。

这些数据则是GE医疗在中国全面国产战略成果的集中体现。据GE医疗中国首席技术官孙旭光介绍,GE医疗中国战略是全面国产、数字赋能、合作共赢。其中全面国产则包括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新。

当家里面的水龙头和洗衣机进水管的尺寸不匹配的时候,就会造成连接处的缝隙很大,从而导致漏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只需要去五金店购买一个与洗衣机进水管相匹配尺寸的水龙头进行更换就可以了。洗衣机进水管里边的皮垫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少洗衣机与进水管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洗衣机进水管接头处漏水。当皮垫掉了或者是断裂的时候就需要。

其中,中国制造指的是将更多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以及设备零部件在中国本土采购。孙旭光表示,公司已提前实现了《中国制造2025年》要求的国产化率和本土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标准,在中国依托五大工厂,已构建了从经济型到高端全覆盖的医疗设备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其中包括超高端256排CT、3.0T磁共振、高端移动X光机、全系列超声、呼吸机和麻醉机在内高端产品均已实现国产。

据悉,GE医疗北京基地研发和生产CT、X光机、血管机、手术机等影像设备,GE全球每三台CT中有两台产自于此,256排高端Revolution CT和高端移动X光机已在北京量产;上海则建有对比剂生产基地,生产的对比剂多年位列中国出口医疗器械企业排名第一;天津建有磁共振成像系统生产基地,GE全球每销售两台磁共振产品中就有一台来自天津工厂,并已实现高端3.0T磁共振设备国产化;在无锡建有超声、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测、患者监护仪等临床护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生产的超声产品占比GE全球超声销售量40%,并已实现包括心脏、全身、妇产超声在内的全线超声系列在国内的生产。

中国创新则表示要将世界领先的科技与中国本土国情做深度融合,将对应的创新产品布局中国,惠及中国乃至全球医患。

孙旭光认为,这一定要离不开中国本土的创新研发能力,GE医疗的优势在于深耕中国30余年,培养了一批扎根中国本土且拥有世界级研发水平的高端人才;另外,还必须从当今中国医疗行业面临的挑战出发,即医疗资源短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数字化。为此,GE医疗开发了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典型产品有已落地的深度天眼CT、超声全身机以及技影随行远程质控平台等。

以应用在武汉雷神山医院 的深度天眼CT为例来看,便是一款立足中国国情的产品。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天花板上有一个深度天眼系统,能对人体进行自动识别和自动摆位,实现隔室操作,从而能最大程度避免感染风险,快速筛查病患,有效帮助临床应对疫情防控和扫描诊断流程中的各类挑战;在疫情之后,还能用作移动医疗影像车奔走在西藏日喀则、云南瑞丽等相对偏远的地区,为当地病患保驾护航。

超声全身机则指的是第五代全身超声Fortis系列新品,它是GE医疗高端超声全身机系列产品中第一款中国制造医疗设备,它针对中国用户实际临床需求开发了多项功能,譬如可搭载21把专业探头,兼容全身应用;并着重提升心脏成像性能,移植专业心脏机硬件和成像功能;搭载智能、自动化工具,提高使用效率和赋能基层等。因其深谙中国市场需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走访了20多家医院),它成为了GE超声设备中落地最快的新品系列——从研发、制造到上市仅用时14个月。

中国智造的下一站

高端医学设备制造领域一个长期的挑战是如何加速突破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上游核心元器件和部分高端零部件仍以进口供应为主,譬如CT球管、探测器、高压发生器、轴承和滑环等。全球头部整机厂商基本能够实现核心元器件自产,而联影等本土企业生产 CT 产品用核心零部件仍以外购为主。

长远来看,跨国企业的国产化能极大帮助中国企业缓解上述难题,因为全面国产背后其实是全产业链的布局。

据GE医疗方面介绍,这其实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的培养,一个直观体现就是,GE医疗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合作整不断深入。以CT为例,在差不多6000个零部件全球采购过程中,我们在中国本土培养的核心供应商已经150多家了,而且合作也不仅限于采用它的零件,还会在工艺、材料、整体质量控制上展开培训等。 GE医疗中国首席技术官孙旭光表示。

崔晓波也表示,国产制造的意义不止体现在中国生产,更重要的是产业基础设施的搭建以及本土供应链的培养,全球运营的供应商也会追随全球运营的生产制造商搬到中国来,目前在华东和华南特别多;同时也有一部分国产供应商做起来了,它们不仅能供货给本土品牌,甚至能供给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产品。另外,还是针对中国特殊需求而研发产品,有些还能出口到与中国需求类似的市场,譬如方舱医院移动CT便针对其它疫情地区实现了出口。

据了解,引进来到走出去也是GE医疗立足中国市场的一个长期思路。

据GE医疗中国研发团队首席顾问/科学家谢强介绍,以CT为例,早在30年前,GE已经预见到中国是CT发展非常重要的土地,除了因为中国的经济潜力,更重要的还有国内人才,虽然那时候中国改革开放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国内大专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非常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这是CT研发不可缺少的;同时,还需要一支当地团队来取得一线临床客户的需求资料,确保产品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而这30年间,中国研发团队经历了从成形的CT设备的国产组装,到面向细分需求的从CT设备研发,再到研发出面向世界大市场的CT技术和设备的三个阶段。

据谢强介绍,第一阶段是90年代初期,GE医疗最先进的CT是单排螺旋扫描,CT机国产化的过程使中国团队深入了解机器基本设计和重要技术指标,并意识到每个CT部件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当技术团队基本成形以后,团队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设计一台适合国内基本客户小型经济CT,这个过程让国内团队迅速成长和壮大,能独立设计;第三步,则是研发面向世界的CT机,譬如深度天眼CT——利用人工智能简化了整个CT的操作过程,提高机器的可靠性和优化性等。

杀菌是我们生活中保证健康的一个步骤,最常用的就是蒸汽杀菌。

为此,孙旭光认为要应对这股浪潮,除了实现中国制造之外,更要协同全球研发资源与智慧,以中国创新者的身份走出国门,让中国智造与中国创新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来源:36氪

蓝牙无线耳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种配对方式,可以分为第一次开机配对模式;以及已连线过的配对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