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科技创新机遇 加紧培育未来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我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和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节点,必须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引育新动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选择未来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代表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未来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产业链重构,也为科技创新带来更多机会、更高要求。一些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与人民生命健康联系紧密的产业,如创新药、医疗设备、疫苗、诊断技术、安全防护等生物科技等持续受益;智慧城市、自动物流产业、电商、网红产业等无接触新兴科技产业,代表着智能社会、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将得到催化强化并长期受益。我市需要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加强新兴生物科技等未来产业的规划布局,在产业升级调整、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抢占先机,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力争抢占制高点。
历次产业变革历史表明,不论机械技术、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同样具有带头性、通用性特征,应用潜力巨大。《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加快超算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并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
梳理国内外智库研究成果,结合我市实际,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具有引领性的通用技术、关联技术及其未来产业,可考虑主要在以下细分行业选择:
1.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包括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新的通用目的技术、核心技术、带头技术,涉及最底层的人工智能根技术;人工智能核心共性技术;典型应用场景的技术等。
2.新一代信息通讯与网络技术及产业。包括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支撑性、基础性技术与产业,如5G/6G、VR/AR技术;物联网、车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雾计算、量子计算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通过人机融合的深度开发和应用,将极大提高人们学习知识、交流观点、传播思想的效率。
3.数字化、网络化无线化、智能化的融合与应用技术及产业。包括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关键应用技术,包括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机器人;人工智能、5G/6G、VR/AR等在远程医疗、智能制造、商业服务等方面新的应用;无人机、低空飞行等。
4.全方位赋能产业创新升级、社会进步的“互联网+”“智能+”技术及产业。“互联网+”“智能+”“区块链+”已经或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时代音符,为产业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5.生物科技以及信息网络技术与健康融合的技术及产业。包括人类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康复增强、衰老预防等所需要的技术与产业,如合成生物、免疫细胞治疗、靶向药物、干细胞治疗、衰老机理、手术和康复训练机器人、健康实时监控、移动医疗、智能诊断等方面技术与产业。
6.面向未来能源的新型能源技术及其产业。包括推进能源的基础设施技术及产业、氢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离子喷射技术及产业、飞行汽车、智能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相关的先进材料、超材料等。
一是定期发布(每两年一次)细分行业与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按照资源基础、产业关联、区域协同、战略性、市场需求、就业带动等原则,建立未来技术与未来产业选择模型,并梳理形成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选择、引导社会预期的细分行业及其产品清单。二是加强未来技术及产业选择与产业路线图编制。充分挖掘网络文本,应用大数据技术,结合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需要和天津实际,开展重点领域的技术预见,编制新兴根干产业发展路线图,跟踪国内外发展动态,广泛链接最新资源。三是围绕未来技术及产业方向,建设专业化科技创新智库。建议加强京津冀三地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领域的合作,对人工智能等以上领域开展长期、持续跟踪研究,为应对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技术与产业机遇与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推行四链联动招商,壮大未来技术及产业集群规模,形成地方化、根植性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围绕细分产业链现代化,强化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创新服务链四链联动联合招商,壮大产业集群、产业创新集群、产业金融集群、创新服务集群规模。五是推行“0到1”原创技术研发转化扶持制度。通过政府资金投入、项目支持、政策扶持,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从0到1”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六是施行对口组织领导与分工负责制。未来产业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部门,要真正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各行各业要大力谋划开放应用场景,为场景创新共同市场环境。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 标签:科技行业新闻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抢抓科技创新机遇 加紧培育未来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
中国科协发布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7月28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
- 2022-2026年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和晶科技:环宇万维旗下的“智慧树”以幼教行业为细分领域以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为
- 2020中国卓越科技论文近50万篇:计算机等4大领域位列世界第一
- 2022-2026年生物制药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量子科技行业市场细分 量子科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