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美国分析师谈中国科技行业的优势和劣势

美国分析师谈中国科技行业的优势和劣势

  世界上有几个地方感觉像是世界的中心,北京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地方还有旧金山,东京和华盛顿特区。)我的朋友说:北京是一个散发出阴郁力量感的城市,孟买和那不勒斯也给人这种感觉。

  外国人应该记住,北京是一个纯粹依靠意愿维持的城市。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个主要城市远离重要的河流或水域?

  古代的中国皇帝,选择北京将北方的平原与南方的稻田连接起来。这座城市已经连续800年成为中国的首都。

  对于那些想要过上快乐生活的人,北京可能不适合他们。亚洲有许多适合生活的地方:香港是一个热带小岛,新加坡基本类似,台北很宜居,东京也不错。

  北京吸引的是中国最聪明的人,然后吸引着世界上许多有趣的人。现在旧金山和纽约的人们,对话内容非常局限,谈来谈去就是十几个话题,而北京是众多重要故事的中心。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算一个成功的文化输出。2019年,我可以再添加一个例子:抖音(TikTok)。两者都是好东西。

  令人失望的是,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没有创造出更多刺激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产品。毕竟在这期间,中国的人均 GDP 翻了一番。下一个十年是否会有所不同,我们能在中国看到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全球性文化创作?北京最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聚灯光下,中国的技术努力看起来非常壮观。中国是除美国之外唯一能够发展出互联网巨头的国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可以跟硅谷相提并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肯定比美国消费者能够体验到的要好得多。

  中国公司已经在某些工业技术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地位,包括太阳能发电、移动基础设施设备和高铁。中国还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智能手机到无人机。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首先看互联网公司。我感到奇怪的是,世界似乎已经认定,消费者互联网是技术的最高形式。我认为,微信、Facebook、Snap 之类的社交软件,对于推动技术和人类文明进步,并没有很高的重要性。

  Facebook 和腾讯这样的公司,反而可能对人类技术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开发的软件提供了有趣的、拖累生产力的工作干扰。这两家公司将本来应该进入诸如材料科学或半导体制造等研发密集型领域的聪明孩子,引入到了广告优化和游戏开发中。

  旧金山和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利用网络效应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但这不一定会导致研发和创造新的人类知识。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如此努力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些公司没有拥有任何真正的超出对手的知识产权,因此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残酷的争分夺秒的市场竞争,让竞争对手失去市场。

  中国确实拥有活跃的消费者互联网,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处于世界领先的技术地位,我们应该放弃这种观念。玩线上游戏、在线购物、食品外卖的大量人口,并不能使一个国家成为技术或科学领导者。

  尽管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们的业务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市场规模和社会监管环境。

  移动支付的普遍存在,主要原因不仅是技术创新(虽然确实有大量技术创新),还包括针对普通民众的金融服务不完善和信用卡的不普及。电子商务之所以在中国行之有效,是因为中国建立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并且有许多农民工可以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运送商品。

  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是优秀的公司,但他们的成就主要是消费者互联网,在我看来,他们在科学和工业上取得的成就并不显著,算不上那种人类技术文明的里程碑式的公司。另一方面,即使把消费者互联网视为最重要的技术领域,美国公司在这方面看起来做得也不差。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拥有强大的实力。一些公司已经在钢铁、太阳能发电和电信设备等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不过,要想真正成为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那一类行业巨头,中国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我怀疑中国公司应该整体上视为表现不佳的公司。很少有中国品牌成为全球成功的品牌,而在航空和半导体等技术含量更高的行业,中国公司仍远远落后。日本和韩国的世界知名品牌,要比中国多很多,事实上,中国的全球品牌寥寥无几。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世界第二大市场有更多期望吗?

  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成就,目前还尚无共识。但我们认为,中国公司可能会领导这些技术领域,这是一个合理的说法。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些领域的产品不像真实的科技项目,更像商业行为或投机。人工智能在目前阶段,主要是一些模糊的产品或附加服务,行业总收入难以确定,其他领域的许多项目也是如此。

  我认为,如果只看到中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可能会忽视其在现有技术上的弱点。以半导体、机床和民航技术为例,它们可以通过更清晰的技术和商业标准进行衡量,中国在这些方面并不出众。

  大部分对中国技术的评论都集中在专利注册、研发支出、期刊出版数量的增长。因为这些数据很容易找,所以人们经常围绕它们设计创新指标。

  但是,这些都只是投入。如果这些投入不提供产出,那么它们就是无关紧要的。事实上,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这一类指标跟实际的产出往往是不相关的。根据这些指标,中国专利注册数量和 R&D 支出已经超越世界其他地区,但中国公司的商业表现并不是如此。

  当美国政府决定限制对特定公司的技术出口时,中兴通讯濒临破产,华为受到了重大打击。这表明,大多数中国公司的创新非常薄弱,在掌握基础技术方面总体上并未取得重大成功。

  其中最重要的瓶颈是半导体。如果没有 CPU、GPU 和 FPGA 这样的特殊芯片(大部分来自美国供应商),即使是像华为这样大的公司也会很困难。

  优点是,中国是美国之后唯一建立互联网巨头的国家,这使它处于继续发展数字技术的有利位置。它已在某些硬件技术(例如智能手机)和许多类型的工业品上开发了可靠的品牌,生产出良好的消费产品。

  缺点是,中国企业在建立全球品牌方面表现不佳。在汽车、半导体和航空等涉及研发密集型技术的行业中,即使在国内市场,中国公司的地位也很弱。在许多方面,中国的技术成功太像纸老虎了。

  中国拥有两个很重要的优点。首先,中国工人生产世界上大多数商品,这意味着他们正在吸收来自生产过程的大部分知识。第二,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有了这两点,在屡次受到美国制裁之后,中国公司已经坚定了掌握重要技术的决心。

  技术是一种实践性的产品,必须不断实践,才能使知识保持在当前水平。日本的伊势神宫,每20年就要拆毁原来的宫殿,在旁边的土地重新造一遍,就是为了让后代人不会失去建造宫殿的知识。

  我最近还看到一篇报道,美国政府忘记了如何生产 Fogbank,这是生产氢弹的必不可少的机密材料,因为相关专家已经退休。然后,政府不得不花费数百万美元来恢复生产知识。

  我认为,难以衡量的过程知识比易于观察的工具和知识产权更重要。如果人类不是继承了过去2,000年的各种生产过程的知识,那么我们将几乎没有有意义的进步。

  很少有中国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品牌,但是中国的工人正在使用最新的工具制造世界上许多最先进的产品。他们正在获取生产过程中的知识,而我的假设是,他们将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容易开发下一代技术。更具体地说,中国工人将能够复制他们当前使用的大部分外资设备,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制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下一代产品。

  这就是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发生的事情。过去的十年中,苹果公司每年在深圳和其他中国城市培训100万名工人,以制造世界上最复杂的消费电子产品。苹果公司对外宣传,中国工人只从事组装工作,而且大部分是国外零件,苹果则保留所有利润。这样说是真实的,但是却遗漏了很多。

  首先,即使100万人中的大多数员工学到很少,也有数千名生产线工程师成为全球电子装配领域最出色的专家。结合这一事实和在智能手机供应链上投资的数十亿美元,难怪深圳正在推动当今硬件的创新,创造出各种出色的消费电子产品。

  第二,中国品牌能够利用相同的苹果供应链,并学习如何制造出非常好的手机。现在,中国品牌约占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的40%(尽管它们的利润很小)。

  第三,据一位学者称,在十年间,中国在每部手机的增值中所占份额,估计从4%上升到25%。中国不再只负责组装,而是已经找到了如何制造手机更有价值的部分。

  通过整合智能手机供应链,中国公司学习了如何制造复杂的组件,使其成为可出口的品牌产品。中国在开发手机的底层软件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但是如果撇开这一点,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故事吗?

  一旦中国公司的能力接触到了技术前沿,这些公司就会开始自己推动技术向前发展。现在,中国公司在智能手机的所有后续技术(例如消费级无人机)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电子供应链,从家具到重工业的许多商品的设计和生产都在中国。这些生产中心使研发与制造之间的紧密连接成为可能,从而缩短了生产循环中的知识流通。

  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喜欢说,他们在本国保留了最有价值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正确的。但他们押注,正在接受培训的中国劳动力将无法消化外国技术并加以复制,无法创造出中国的品牌。这种赌注至少在包括高铁、造船和电信设备在内的技术上都失败了。

  劳动力的技术学习是推动中国企业能力发展的一个供应方因素,中国企业还受益于需求方面的因素:中国的国内市场太大了。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事实。

  中国公司在建立全球品牌方面,的确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但你可以解释为,他们专注于本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市场。

  中国的市场规模会压倒许多缺陷,例如教育系统窒息了创造力。而且,尽管消费者互联网公司在战略上并不重要,但因为市场规模大,使得中国公司在购买上游组件、开发产品方面比欧洲和日本的公司更可靠。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由充满活力的公司,富有创造力的工人以及政府对技术的浓厚兴趣组成。就像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一样,美国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中国一直渴望摆脱依赖美国技术,长期以来这都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任务。但是在美国制裁出现以后,中国的私人公司正在更仔细地思考如何保持持续供应。

  一家公司告诉我,美国的行动现在像大地震一样难以预测,对供应链造成巨大影响。每家公司都必须培育非美国的,最好是中国本国的替代品。技术部门对待这种想法最严肃,因为美国只需控制很少的组件,就会使得像智能手机或基站这样复杂的产品无法生产,这也意味着只需要集中力量,找到少数那几个核心组件的替代方法,就能保持生产。

  二战后,美国回应苏联和日本崛起,主要方法是加强自身的创新。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做出的反应,却是遏制对中国企业的供货。

  中国的技术基础一直很脆弱,但是现在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将不断设法解决。中国工程师正在尝试替换美国现有的技术,这比从头发明新技术相对简单。而且在技术史上,很少产品只有一条制造途径。

  古巴比伦在农业上做不到这一点,中国人在火药上做不到这一点,英国也未能保持对纺织技术的控制。18世纪英国对纺织工业实施出口管制之后,美国公司只是雇用了一些记住其设计的人,就能恢复生产。其中之一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只凭记忆,就在美国复制出了纺织机。他在英国被称为叛徒斯莱特(Slater the Traitor),在美国被誉为美国工业之父。

  我在加利福尼亚工作时听到的一句话是,知识以啤酒的速度传播。工程师喜欢共享,很难阻止技术知识的传播。如果这个原则不成立,就不会有硅谷这样的技术集群。

  尽管中国经济有一些问题,这个国家仍然感觉像一个非常乐观的地方。国际调查始终表明,中国人对未来感到乐观。

  中国工人正在使用最新的工具来生产世界上大多数商品。从长远来看,我的假设是他们将能够复制工具并制造出同样好的最终产品。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国内市场巨大且充满活力。今天的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几乎不缺少向后和向前的任何一个生产环节,这意味着它是一个几乎完整的学习循环。政府和企业受到掌握大多数技术的紧迫感的激励。

  (3)当中国劳动力仍然比发达国家便宜很多时,很难看到投资开发世界上最好的软件和机器人系统的理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技行业发展劣势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