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首次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启动,AI写作要取代人类作家?

人工智能可以从事创作吗?

“我们说他可以。他的工作是创作,而不是对人类的模仿。他需要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生命形式。他想知道人类是否已经适应了他创造的新环境。他想知道人类是否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园。”

这段看似颇有思辨意味但前后逻辑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话,由AI文本生成模型自动生成。人工智能会怎样影响人类文学创作?人类与机器如何相互激发创作灵感?

国内长期关注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机构创新工场正在做这样的尝试。10月27日,传茂文化和创新工场联手正式启动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共生纪》。该项目集结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陈楸帆,以及星云奖、银河奖得主等国内11位新锐作家。人类作家将与AI算法围绕环保、人机关系、性别、文化多样性等主题,协同创作多篇科幻文学故事。

《共生纪》实验部分参与作家和科学家

启动仪式上,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表示,如何让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跨越到认知智能,可以认知世界和理解知识,这是今天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战和使命,而AI算法可以提供一面前所未有的,关乎科学逻辑、语言本质、文本规律的镜子。

陈楸帆表示,AI不仅仅是文字,接下来会是图像、音乐,甚至更多可感可触的一些形式的艺术,最后要达到的是人与机器实现动态交互。“机器是给我一些自由,而不是束缚我的自由,机器更多的是我们的一个伙伴,一个工具,而不是竞争对手。”陈楸帆说。

科幻作家、银河奖得主凌晨认为,AI取代不了人类作家,但它可以创作一种自己的文学流派,就是AI流派。“这会是一个促进的作用,让写作者有挑战,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对话让我们的思维更尖锐、更丰富。”她认为,未来将会存在人类创作、AI和人类创作、AI创作三种不同的写作作品,将来写作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

王咏刚还认为,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不仅揭示了前沿AI科技的科研价值、人文价值,AI写作程序内部使用的核心模型还具有极为重要的产品和商业价值。

据介绍,《共生纪》所使用的AI写作程序源于创新工场 DeeCamp 2020人工智能训练营中的大学生创新项目“AI科幻世界”,文本生成模型则由创新工场AI工程院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基于预训练技术的超大规模中文生成模型,模型规模与OpenAI的GPT-2 Large相当。去年OpenAI发布的GPT-2 Large的参数规模高达15亿,它可以在给定一个文本中前面的所有单词后预测下一个单词,而今年OpenAI发布的GPT-3参数规模更是高达1750亿。

王咏刚和陈楸帆接受媒体采访

王咏刚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表示,在今后几年里,模型规模达到几千亿参数,甚至几万亿参数,都不奇怪,但对于科研界来说,模型参数规模并不是唯一的追求。

“科研界一直探索让机器怎么样更好地学习人类识或者人类逻辑思维体系,这种努力上既包括对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包括对模型本身再设计和对模型本身使用的数据的重新思考。”王咏刚表示,像GPT-3所代表的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将在未来两三年里,在商业化上衍生出非常多可以去探讨的巨大潜力的方向。

例如,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问答式搜索引擎及广告推荐系统的核心技术,大幅改进现今问答式搜索的系统性能,回答相当一部分原本通过超大规模知识图谱才能回答的知识性问题,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传统的基于倒排索引的搜索引擎,针对用户查询给出最匹配的信息、网页或广告内容。王咏刚判断,可能会在未来两三年里见到非常有智慧的对话式的人工智能和聊天机器人,问答式的搜索和知识引擎。

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也可以在金融、法律、财务、人力资源、零售、制造等专业行业领域内,提供远超以往系统性能的智能信息解析和提取、智能数据整合、自动机器翻译、智能文本检查和审核、辅助决策、风险预警、自动客服机器人等功能模块,将企业中重要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在医疗和教育领域,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也将发挥巨大效用,如病历的解读与分析,自动医疗报告生成等,以及自动讲解知识体系、虚拟老师等。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中,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则可以大幅改进人机交互界面,提高人类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的效率,改进机器人或自动驾驶系统的语音交互能力,大幅提高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