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两会建议:聚焦中小企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县域经济发展
尹莉娜
5月21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准备向2020年两会提交三份书面建议,聚焦“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话题。
一、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巨大冲击,也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更直接威胁到就业市场的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2.0,较上季度大幅下降10.7,创指数发布十年来季度最低值。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李克强总理3月20日考察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时强调:“‘六稳’工作的头等大事就是稳就业,而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下来。”
为此,中央及地方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和助企纾困,密集出台大量政策举措,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蔓延,国内外因素叠加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下降,一些中小企业由“复工复产难”到“找订单难”,甚至出现“复工复产即破产倒闭”的情况。因此,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用工及融资成本,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姚劲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疫情下的中小企业复苏,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入不敷出”,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高企,收入减少。因此,建议一方面适当下调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由最低缴纳5%降至3%,切实减轻企业用工压力。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降低社保缴纳比例,如养老保险参照厦门、深圳等地做法,全国范围内企业缴纳比例统一调整为12%或13%。降低比例的同时,积极拓展社保基金其他收入来源。
2、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
疫情期间,推行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实现企业间快速高效的人力资源互补,分担公司成本,增加就业容量,缓解临时性供需矛盾。为此,一方面,建议政府以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搭建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平台。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平台发布信息,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社保缴纳指导性政策,如社保缴纳部分可由双方用工企业共同缴纳,并约定分摊比例。
3、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与信用风险进一步增大,且分散于百业百态,情况各异,金融机构风控难度较高,因此其融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众所周知,大量中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用户达成交易,在线上沉淀了海量数据,因此建议在政府指导下,金融机构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深度分析其生产经营信息,从而生成企业风险报告,计算出可贷款额度,确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贷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二、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举措。2020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几乎陷于停滞,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此举既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更为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提供了机遇。
基于此,人社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在上半年密集推出各项政策,如“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等,积极推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据人社部2020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线上平台实名注册总人次数达590万,包括农民工、城市蓝领等城乡各类劳动者。但相比庞大的农民工等就业群体,目前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仍存在着企业从事培训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接受培训劳动者偏少,培训资源供需不均等问题。从长远看,推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疫期“战时”举措,更是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未来方向。为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姚劲波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政策激励,支持企业搭建线上职业教育平台
作为用人主体,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标准及要求最为了解,建议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搭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该平台可优先纳入各地“两目录一系统”,享受国家相应补贴,同时针对部分在培训内容、技术、师资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全国性项目,各地政府可将其引入本地,与当地培训机构合作共建,带动本地职业培训发展。其次建议政府加大资金筹集和支持力度,将更大比例的保障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用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申请补贴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政府可直接将补贴发予培训平台,促使其更好服务中小企业。
2、加大组织引导,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线上培训
针对劳动者参与线上培训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少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设立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做到“一人一档”,逐步实现数据统计、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资金拨付等功能一体化,并以此为基础明确补贴标准及对象。对参加线上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残疾人求职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此外,建议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集中推荐最紧缺岗位及相关培训课程,便于劳动者进行选择学习,并鼓励“订单式培训”,实现“招、培、就”环节无缝衔接。
3、提升服务质量,为构建灵活、有序市场体系打好基础
建议政府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励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筹办线上职业技能平台,并给予一定职业资质认证权限,为其招生打开窗口。同时,需将补贴标准与市场培训成本挂钩,各地应避免补贴数额“一刀切”;在申领补贴流程方面,可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长,为线上职业培训平台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
三、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体系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指出:全国77.7%的县(市、区)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并向乡村延伸建立益农信息社。但该报告还指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超过60%的县(市、区)仅占3.9%,低于30%的县(市、区)占比达到39.6%。”由此来看,县域信息化水平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挖掘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姚劲波建议:
1、搭建本地互联网信息平台,进一步服务民众
建议以县为单位搭建本地信息平台,引入生活服务相关功能。县级政府可以联合社会企业,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符合当地县情的本土化、特色化信息平台,采用政府引领、企业运营、居民互动的模式,在发布政府公告、政策和便民信息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服务、求职招聘、水电缴纳、公交出行等功能,进一步服务好当地居民。
2、建设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快普及互联网应用技能
一是建议政府积极选拔各类人才参与信息化工作,打造信息化人才队伍: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政策引导、吸纳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熟悉互联网,对网络技能有一定认知的人群,组建人才队伍,按需分配到县、乡基层工作岗位,从事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普及;二是加强基层人员的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鼓励线上职业教育平台免费向基层开放部分课程,同时县级政府可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在县、乡开展专项培训,让基层公务人员和广大民众学会使用互联网工具工作生活,提升当地居民网络技能和信息素养。
3、以数字经济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云旅游、线上问诊等新业态逐渐成熟,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县域经济亟需抓住数字转型的战略机遇,以信息化为引擎,实现升级跃迁。建议各地将本地特色工业、农业产业以及服务业,与信息化手段充分结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特色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 标签:最后的勇士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远光 | 腾讯连投5轮、6年融资过百亿,每日优鲜冲刺“生鲜电商第一股”
尹莉娜 6月9日早间,每日优鲜递交招股书,正式冲刺美股IPO。 每日优鲜计划以“MF”(英文名MissFre…
-
刘庆峰发布科大讯飞22周年员工信:固守单一技术会被赶超,将推动系统性创新
6月10日消息,科大讯飞22周年,董事长刘庆峰发布给员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提到,科大讯飞在年初提出…
- 远光|联合“优腾”对抗短视频, 能救爱奇艺吗?
- 远光 | 华为“朋友圈”又扩大了!三大银行宣布接入鸿蒙,体验到底如何?
- 小米遭虚假评价后索赔100万元,法院判决书出炉:被告侵犯小米名誉权
- 苹果开发者大会来了!iOS 15等系统迎来升级,与鸿蒙相比你更看好谁?
- 禾赛科技获高瓴、小米、美团等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此前科创板上市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