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事件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国务院制订了新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至1967年全 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 12个重点任务,对全国科研工作的体制、现有人才的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 等作了一般性的规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中国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乃至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 弹。1970年4月24日,中国又成功地把一颗名为“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中国“两弹一星”计划的实现,在国际上 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中国成功试制新型喷气式飞机月,中国自行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飞上蓝天。同时,歼5的试飞成功,更 让中国成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歼击机的历史。
1965年8月3日,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合成的胰岛素变成结晶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20世纪60年始,袁隆平领军的中国科学家就一直潜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 新,成功研究培育出“两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并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技术路线,培育的杂交水稻 种植面积累计达60多亿亩,增产粮食6000多亿公斤。袁隆平领军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是水稻育 种史上继矮化育种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育种突破,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央于1958年年中作出中国也要研制核潜艇的决定。1970年7月30日,我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达到满功 率,1971年8月,核潜艇建成并开始试航,1974年8月交付海军正式使用,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同志在大会上重申了“科学技 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这是我国的第三个科 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1993年10月9日,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实践证 明,建立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有利于凝聚中国科技界的精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攻难关,有利于组织创新团队承担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励广大科技术工作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智慧才干。
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 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863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中国高技术发展、经济建 设和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 术的国家。
1986年2月1日,中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 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浙江省海盐县秦山)开始并网发电。这是我国核工业 发展的又一重大胜利,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进入成熟的阶段。
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l月20日从上海启程,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岛。30日15时,“长城”1号 和“长城”2号两艘登陆艇载着54名考察
队员,登上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在这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31日l0时,在南极洲乔治岛上,从祖国带来的刻着“中国南极 长城站”的奠基石,竖立在南极洲的土地上。考察队在1985年2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2月20日,中 国长城站在乔治岛隆重举行落成典礼。同志为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 被科学家称为:“解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天然科学实验圣地”。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体外受精试管山羊。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生殖生 物学、发育生物学的内容,而且为家畜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这只被取名为“日中”的世界上第一胎 试管山羊,轰动了整个生物技术领域,“日中”的培育者旭日干因此赢得了“试管山羊之父”的美誉。继1984年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 管山羊,1989年,旭日干又接连培育出我国第一胎试管绵羊和第一头试管牛犊,其中试管牛犊科研成果已被列入国家“863”高 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全国科技大会1995年5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同志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 党和全国人民,全面落实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投身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事业,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 步,为胜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21、第一艘无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1999年11月,我国第一艘无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 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95年5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及鉴定。“曙光1000”大规模并 行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亿次,能求解15000各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在求解问题的规模上 超过了国外同类机器。该系统突破了一些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关键技术,互连芯片具有独创性,并行优化编译器为世界上最优秀 的系统之一。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前景,能解决计算机和工作站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技部2001年联合宣布,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 图”和数据库。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维水稻遗传密码的破译,不仅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国 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和基因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24、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科普法》是在我国几十年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政策实践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制订的一部重要法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 普法规。《科普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科普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对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 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0年8月11日,中国科学院透露: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当中由中国科学家承担的部分已率先绘制完成。中国承担的测序任务由 原来的1%提高到了1.1%。随后各国科学家开始进行完成图的绘制,由于中国科学家在完成1%工作草图中的杰出表现,国际 人类基因组又给中国增加了0.1%的任务。
2001年2月19日上午,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次会议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 会,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在如潮的掌声中,等党和国家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 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已建成包括6个核心网络,22个城市59个节点以及北京和上海两个国际交换中心的网络,273个驻地网的IPv6示范网络。专家 指出,这一项目得到八个部委联合支持、五大全国性电信运营商和教育科研网、100多所高校和研究单位、几十个设备制造商 承担,涉及上万人参与,产学研用合作,在中国通信网
2008年月27日16时44分许,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走出神舟七号飞船的轨道舱,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 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成功。
- 标签:近期中国科技大事件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北京经开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市平均水平22倍
中新网北京8月16日电 (陈建 付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基地…
-
最新_国际_新闻中心_中国网_全球热点零时差
英国政府当地时间4月26日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22辆救护车和40多辆消防车
- 日喀则:8月18日0时-14时新增60例加快推进新的方舱医院建设
- “三星堆考古发掘”获评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 深新早点丨中国最佳CEO来自深圳
-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下架大量应用;国内推出苹果同城闪送服务
- 拥有强大的视频及模板编辑功能的Hi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