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云南农大8项成果喜获202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云南农大8项成果喜获202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2022年7月7日上午,202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海埂会堂召开,大会表彰了2021年在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云南农业大学教师作为第一完获得的奖励共有8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近十年来,云南农业大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三大体系和粮食、食品、生态三大安全,瞄准科技发展前沿,聚焦农业生物多样性、生物种业、智慧农业、合成生物技术、转化医学、基因编辑技术、生态农业、山地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生态种植、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以及“三农”重大问题研究和农耕文化、农业文明的传承创新,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012-2021年,云南农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准各级奖励项目120项,其中获准国家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75项,包括国家二等奖1项,杰出贡献奖2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8项。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学校科技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将坚持需求导向和创新引领原则,按照“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思路,以科技资源为基础、以创新水平为核心、以服务能力为关键、以体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资源整合、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简介:本项目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难点,创造性地搭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高效、稳定、规模化、批量生产、以猪为主的“大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平台”。并将该技术平台成功应用到生物医学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领域,为开发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和小型猪疾病动物模型、以及建立区域性基因库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高原山区海拔垂直差异显著、地形破碎、风切变频繁,所导致的常规定高飞行影像分辨率片间差异大、姿态稳定性差等问题,研发了无人机地形匹配飞行控制、多GNSS导航、多光谱相机及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植被指数再合成算法,构建了作物估产模型及动态监测模型;大规模开展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与遥感、长势监测与农田估产、村庄变化动态监测。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开展了多年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水稻遗传重组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首次解析了疣粒野生稻基因组,克隆了一系列水稻减数关键基因。为打破不同染色体组稻种间遗传物质重组障碍,加速优良基因利用和新品种选育进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项目简介:首次发现非叉型尾蚴在云南的存在,解析了叉型和非叉型尾蚴对宿主致病性差异的分子机制;基于对云南日本血吸虫微卫星、核糖体、线粒体基因序列深度分析,阐明了云南日本血吸虫作为独特地理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种群结构,为日本血吸虫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分子靶标。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山洪易发区水库安全关键问题,通过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推广应用,系统开展了山洪易发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攻关研究,解决了贫资料山洪易发区小流域洪水预报的难题,同时为山洪易发区水库安全实时评价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洪水快速准确预报、大坝安全有效监控、洪水风险实时预警的协同决策支持。

  项目简介:项目以生态机制做保障,建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刚性约束和补偿机制,探索解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以评价指标做导向,建立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高原特色食品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生态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以示范建设做引领,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园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项目成果在多个县市及企业应用,成效显著。

  项目简介:该成果立足于兰属盆花资源,研究其瓣型、花色及叶艺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开展复合育种创制新种质;建立了高效低能的种苗快繁体系,无土栽培集成技术标准并应用示范,可有效提高兰属盆花资源的利用率,经济和生态效益突出,对实现兰属盆花资源产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已有研究对云南历史干旱灾害认识不足、干旱重现期结论不一、干旱识别与灾情不对应等问题,完成了云南历史旱灾区划,分析得到云南历史干旱灾害重心。建立了基于Pair-copula的干旱重现期的分析计算技术。构建了一种多尺度干旱指标(SPERI),为干旱识别和灾害评估提供了新的工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