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除了“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确定病原 还有哪些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除了“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确定病原 还有哪些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8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以来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进展成效。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亦不例外。

  一是“一锤定音”迅速确定病原。比如依托前期积累的优势平台、优势团队、科研能力,一周便确定了新冠病毒,分离出毒株,拼接出了序列,向世界分享,得到世卫组织“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的高度评价。病原的鉴定是科学防控的基础性工作,病原确定了,才有后面的诊断试剂、药物和相关治疗策略的提出。

  二是快速研发出系列诊断产品,在疫情暴发两周内,快速研发了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为早期诊断、阳染者筛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后的防控工作中,为应对输入性病例,复工、复产、复学发挥了作用。

  三是在疫苗研发领域,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联防联控机制科技攻关组副组长单位,承担了药物研发、疫苗研发以及相关的临床试验等重要工作。设计五条技术路线,组织优势团队进行科技攻关,为后续新冠疫苗几十亿的产量打下坚实基础。首创全球首个高生物安全风险疫苗生产车间技术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建设的车间才能实现数以亿计的新冠疫苗安全量产,这都依托于科技重大专项的积累。所以,到目前为止,在疫苗的产出量、品种方面,我们都遥遥领先。9款疫苗获得国家药监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有3款列入世卫的紧急集采。

  四是在药物研发方面,从一开始国家卫健委就组织了药物研发攻关的相关工作,对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抗体的筛选、临床试验通道打通和审批快速便捷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基于我国重大专项积累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临床评价的平台和团队,很快推动中和抗体、化药和中药等成功上市。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医学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从早期的2020年1月至今,他们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畏艰辛,展示了医学科技和教育队伍的良好风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