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科技热点 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有效候选名单公布【中国科讯】

科技热点 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有效候选名单公布【中国科讯】

  8月16日,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网站公布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有效候选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有效候选人名单。23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有效候选项目,印娟等23人入选2022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有效候选人。

  1988年,陈嘉庚先生的亲属出资设立了陈嘉庚奖,用于奖励对我国科教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并委托中国科学院负责该奖的组织及评审工作。

  1988年至2001年间,陈嘉庚奖共组织了8次评奖和颁奖工作,63位我国优秀的科学家获此殊荣。后来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郑哲敏、张存浩和赵忠贤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先后获得过陈嘉庚奖。

  为继续发扬陈嘉庚先生“科学兴国”精神,奖励我国基础科学领域的原创性成果,2003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正式注册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并设立陈嘉庚科学奖。

  基金会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银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的代表和中国科学院各学部代表以及热心于科技事业的社会知名人士组成。

  陈嘉庚科学奖定位于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其后2010年,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又设立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两个奖项评奖标准均突出强调做出“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

  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分别设立6个奖项,依托中国科学院学部的6个专业学部组织评审,包括: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每2年评选一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10.6位华人入选!2021年MIT“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名单出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