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从我系科技创新开展谈大学生的科创问题与对策

从我系科技创新开展谈大学生的科创问题与对策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以下简称“科创”)活动是高校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促进优良学风、班风形成的有效方法,该文阐述了笔者所在系自2007年成立以来的一些做法,探讨开展科创活动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科创活动具有丰富的载体,科研、团学、就业都能与科创直接接轨,可以增进学生参与团队学习和协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容易形成“赶、学、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我系自2007年于清华大学帮助建成以来,始终把学生科创工作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发展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想办法解决其实际困难;鼓励个性化发展,激发其探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其沟通能力;抓好学生党支部和基层团支部工作,把好思想教育前沿阵地。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精心打造课程体系,增设偏应用型和实用技术类课程,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在师资紧缺情况下,仍大量外派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学校的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引入清华大学核心课程等。实行“3+1”模式,与省内外8家企业确立了实习基地合作关系,第四年把学生派到实训基地实训,不仅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而且缩短了其适应社会的时间限制。

  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支撑环境,2007年建系至今,建成了4个实验室、1个实训中心,2个省级以上创新实验区,既解决了上课实验环境的支撑,也为学生实践提供了环境保障。

  前沿学术讲座引领,全员参与,多方指导,邀请知名学者、微软专家、IT首席做报告、开座谈,通过近距离互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理想信念。鼓励学生申报科创项目,参加高水平竞赛,举办项目申报辅导会,指导学生选题,写申报书。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开展讨论,在设计、编码、撰写论文等方面给予悉心的指导,督促项目进展;对赴外地参加竞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生给予全力支持;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文章,录用后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指导教师在竞赛中表现出的强烈责任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必然感染着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也将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以后的指导过程付出更多,这样,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会逐步形成。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力求获得实用知识,学科竞赛就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竞赛发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体验到对自身需求的渴望,才能增强学习的动力。

  想要真正达到以科创促学风的目的,必须建立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并对获得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指导教师,给予适当补贴;教学与科创紧密结合,形成课内外互动,促进教风与学风全面发展。

  在每届40名学生的情况下,截至目前,学生承担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软件训练计划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4项;申报“Google助力西部教育大学生科创”项目42项,获批10项;发表专业论文25篇,其中EI检索5篇;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42项;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18项;获省级以上文艺、体育竞赛奖18项,每年参与科创学生人数达学生总数的30%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有1名学生获全国CCF优秀大学生奖学金;1名学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是青海省在该项赛事中首次取得的最好成绩;3名学生的团队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软件训练计划。2010年至今有8人免试直推清华大学、3人免推浙江大学。

  传统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教师始终是主体,这种观念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创造力的激发。

  我国大学的学术文化过于传统,挑战权威与竞争创新的学术氛围较缺乏;反思、质疑、批判的专业态度不足,教师满足学生不再有疑问,却不再担忧他不再有疑问;缺乏对创新思维的科学训练,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认识,扼杀了创新思维。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通过环境创设、尝试操作和互动,让大学生在探索屮找到答案,为他们提供轻松、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科创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健全的制度包含众多因素,比如目标任务、管理模式,思维培养、物质保障、激励体系、考核评价等,这些都为有效开展科创提供了保障。其中,制订相应的表彰奖励制度,将其体系化、正式化尤为重要,它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在尝试实施创新学分制,我校还未尝试。人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大学生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拿到“创新学分”的概率较高,就能够增强其信心,有可能激发出很强的科创热情。

  [2] 朱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2.endprin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