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咬牙投拍《戏说乾隆》,播出仅一周收视就完胜对手,媒体:俨然复仇者
2016年,《戏说乾隆》剧组时隔25年后在江苏卫视猴年春晚聚首,当饰演贾六的周霆坤老师拿出很多观众写给他的信后,似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了”这部剧曾经的辉煌。
《戏说乾隆》刚上映的时候,在内地风靡一时,尤其是在台湾播出的时候,还创下过41%的收视神话,远超同年播出的《雪山飞狐》。
91版《雪山飞狐》在当年也是火爆一时,《戏说乾隆》能力压《雪山飞狐》,足以说明它在当时有多么受欢迎。
不仅如此,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不论是这部剧的主角亦或是配角,都红遍了大江南北。《共青团报》曾用一整版的篇幅报道该剧,赞誉郑少秋是“红遍京华第一人”。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部让郑少秋名满京华的电视剧,却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他在春晚的舞台上遗憾地说,我们当时忙着拍戏,一直没有一起拍过照,希望能借这次同台的机会,一起拍一张“全家福”。
如此火爆的电视剧,几位演员却连合照都没有一张,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戏说乾隆》是我国第一部“戏说”历史的古装剧,被作为是“戏说剧”和“合拍剧”的典范,收录在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教科书中。
后来热播的戏说剧《宰相刘罗锅》、《铜牙铁齿纪晓岚》、“高仿版”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都是继这部剧之后才创作出来的作品。
那么,这部“开戏说剧之先河”的经典剧集,又是怎么被拍摄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戏说乾隆》的幕后故事。
1990年,台湾飞腾影业公司的老板周令刚,主动找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寻求合作,建议海峡两岸共同拍摄一部电视剧。
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台湾的制片公司找过内地合作,周令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周令刚出生于台北,祖籍是浙江诸暨,服完兵役后进入影视剧制作行业,后来自组了飞腾电影事业有限公司。
在电视剧运作方面,他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但是受当时的政策、地域范围、资金等限制,只能龟缩在摄影棚里拍摄影视剧,让他感到特别憋屈。
他认为在摄影棚里搭建的宫殿,以及临时布景的山川河流,总是少了点大气磅礴的感觉。于是,他就看好了内地广袤的拍摄环境。
自1987年开放台湾老兵可以回大陆探亲后,两岸关系明显得到了缓和,所以他就想联合内地一起拍一部反映我国历史的电视剧。
一方面,他想打破台湾电视制作“自产自销”,只能在摄影棚里拍摄的限制。
因为联合内地拍摄,不仅能解决拍摄场地的问题,还能开拓内地市场解决电视剧受众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样做还能加强台湾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对于他的这个建议,北影厂自然鼎力支持,但北影厂要求,“剧中反映的历史不能过于沉重,以免被不怀好意的人过度解读。另外,还不能是正史”。
就在周令刚纠结到底要拍什么时,一部戏说剧引起了他的兴趣,它就是由宋项如编写的,反映乾隆轶事的《戏说乾隆》。
这个剧本是1988年宋项如回泗洪县探亲时,根据他听到的有关乾隆皇帝的轶事,用了8个月的时间才创作出来的。
宋项如的故乡泗洪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是乾隆皇帝四下江南的驻足之地。
在泗洪县,盛传着许多关于乾隆皇帝的轶事,而这些风花雪夜的事,恰好勾起了宋项如强烈的创作欲望。
宋项如就以“戏说”的方式,将历史书上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记载,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了一起,创作出了《戏说乾隆》的剧本。
周令刚看过这个剧本后,觉得这个戏说历史的剧本,特别符合共同制作的要求和目的,于是便将拍摄《戏说乾隆》的计划定了下来。
剧本敲定后,周令刚就开始四处奔走寻找投资和组建制作班底。
在【制片人周令刚自述——《戏说乾隆》为何走红?】一文中,周令刚透露,他原本计划在“台视”播出,考虑到之前的《刺客列传》合作得并不愉快,所以他才改投了“华视”。
华视答应投资,但是要周令刚自己先出资将“计划”启动起来,后续才会陆续打款。
得到对方的允诺后,接下来就是敲定导演和演员的人选。
据李力安导演回忆,这部戏是他主动争取来的。
李力安自退役后,就开始了他的导演梦,由于那时候的台湾电影业不怎么景气,他就辗转到了美国开餐厅。
然而,红火的生意还是留不住一心想要当导演的李力安,他没有顾及妻子的感受,独自返回台湾寻梦,致使两人关系破裂。
李力安将在美家产全部给了前妻,带着仅有的200美元只身回到台湾,正巧碰到了即将要开拍摄的《戏说乾隆》,在他不断地争取之下,最终成为了这部剧的导演之一。
演员选角方面,由于那时候的港片深得两岸观众的喜爱,所以周令刚就将联合拍摄电视剧的想法告诉了TVB,希望由TVB派出演员出演。
达成合作意向后,TVB根据剧情和角色设定,推选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荧幕情侣郑少秋和赵雅芝,以及亚视最看好的武打小生李冈,其他角色则由剧组在内地和台湾挑选合适的演员。
不仅如此,TVB还让83版《射雕英雄传》的执行导演范秀明,带着摄制组加入到了《戏说乾隆》剧组,负责演员的选角和协调拍摄工作。
等到所有演员都确定后,李力安和范秀明就带着一众工作人员,奔赴江苏留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地,进行了为期10个多月的拍摄。
然而,戏还没有拍到一半,剧组的资金就出现了严重短缺的问题,差点让这部戏“胎死腹中”,原因是华视的口头应承迟迟没有兑现。
华视为何“背盟败约”了呢?
那是因为华视的主管在投拍《京华烟云》(赵雅芝主演)时就说过,如果收视不好,以后就不会再考虑用高价港星,可剧组偏偏请来的就是两个比台湾演员片酬高好几番的港星。
仅仅是赵雅芝和郑少秋的片酬,就让华视倒吸了几口凉气,更别说全剧组的人都要被拉到内地去拍戏了。何况拍的还是古装戏,制作费原本就比其他的戏高。
关键是华视只知道制作费一直往上攀升,戏拍成了什么样子,最后能不能成功,华视根本掌控不了,所以就打了退堂鼓。
这么一来,就坑惨了剧组,庆幸的是,在制片人周令刚的“全力奔走”下,“中视”为了重振“戏剧王国”的称号,咬着牙投资了这部戏。
到最后,整部电视剧的投资金额达到了1500万港币,这个制作费,在当时绝对是“天价”。
为了拍摄这部戏,周令刚顶着很大的压力,也遭受了不少人的冷眼,很多人都等着看他不惜成本,去内地取景拍摄的古装戏,最终会是什么样子。
作为主演的郑少秋和赵雅芝,彼时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被质疑,同样压力山大。
郑少秋是因为《刺客列传》的收视不理想,经常被媒体跟着黑,他希望能借这部电视剧“翻身”,所以在表演的时候非常卖力。
为了诠释好“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郑少秋每天拍完戏后,都会跑去武术指导家里,请教和练习第二天需要做出的武术动作。
此外,他还亲自上阵拍摄纵马驰骋、弯弓搭箭的戏。据说有一次,他骑着的马突然停了下来把他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差点酿成惨剧。
赵雅芝接这部戏的时候,是因为《芙蓉镇》的收视不理想,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她知道,《戏说乾隆》能否取得成功,将决定她能不能再接到台湾的戏约。
为了证明自己的演技,赵雅芝主动向导演请缨,在剧中一人分饰三角。
她凭借娴熟的演技,在程淮秀、沈芳、金无箴三个角色之间切换,演出了程淮秀的英气,沈芳的灵气,以及金无箴的秀气,让观众叹为观止。
她不仅把三个角色的不同性格完美地演绎了出来,还把这三个角色与乾隆之间的爱情演绎得不卑不亢,深情却又理智。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赵雅芝”,才能让郑少秋着迷吧。郑少秋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表示,自己遗憾当年没有追赵雅芝。
比如2001年,郑少秋就曾在新加坡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当着歌迷的面突然问赵雅芝:“如果当年我和你的丈夫同时追你,你会不会考虑我呢?”
赵雅芝回答说:“幸好你没有追,不然你怎么能娶到那么好的太太!”
两人之间的种种,像极了乾隆与程淮秀、沈芳、金无箴无疾而终的爱情。
赵雅芝在后来的采访中也曾说过,现实中的自己很像戏中的金无箴,只可惜“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也就是从这部戏之后,两人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任何解释,便分道扬镳了。并且,两人再也没有合作过。
除了郑少秋和赵雅芝配合默契的精彩演绎外,同样出彩的还有由江淑娜饰演的春喜,李冈饰演的宝柱,以及周霆坤饰演的贾六。
这三位围绕在乾隆身边,充满人性及情趣的小人物,为森严沉闷的氛围平添了一丝温情的色彩。
春喜活泼俏皮、乖巧可人;宝柱泰然自若、忠肝义胆;贾六头脑聪明、憨态可掬。
乾隆英俊潇洒,风流但不下流,程淮秀、沈芳、金无箴各具风情。程淮秀英姿飒爽、豪气干云,沈芳柳翠眉颦、性情洒脱,金无箴温柔多情、风华绝代。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加上考究的服饰穿戴和文物习俗,以及经得起推敲的宫廷礼节,一步步奠定了这部剧成功的基础。
1991年5月15日,《戏说乾隆》率先在中视首播,开播第一天就将华视和台视甩在了身后。
该剧播出后的第二天,就有报刊将“老三台”的收视率报道了出来:
19:30~20:00时间段,台视的收视率为27.7%,中视20.2%,华视30.2%。
20:00~20:30时间段,台视的收视率为27.5%,中视22.7%,华视30.3%。
20:30~21:00时间段,台视的收视率为18.4%,中视31.6%,华视21.4%。
中视前期收视率偏低,是因为台视和华视已经在播电视剧了,中视还在播新闻,等到《戏说乾隆》开播后,中视的收视率就一路冲到了31.6%。
值得一提的是,《戏说乾隆》首播第一周只播了3集(周三到周六,每晚1集),每一集的收视率都在不断飙升,这些都是周令刚运作的结果。
该剧播出的时间确定了以后,周令刚深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毕竟好的开头才是成功的一半,而首周播出的这3集,能否牢牢锁住观众的眼光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他就和中视商量后决定,将前4集的内容精剪成3集播放,以提起观众的兴趣,吊足观众的胃口。
这也就是《西滇风云》、《宫闱惊变》都是14集,《江南除霸》却只有13集的原因。
果不其然,在周令刚的运作下,中视的收视率不断飙升,不到一周就打败了对手,所以《民生报》等媒体,才会说《戏说乾隆》俨然就是一个“复仇者”。
总的说来,《戏说乾隆》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戏说剧”的先河,一改过去古装剧严肃压抑、单一的风格。
虽然戴逸先生说它只有“乾隆”二字符合历史,但是就影视作品而言,《戏说乾隆》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比那些打着“历史正剧”的名义胡说八道、歪曲历史的电视剧,《戏说乾隆》确实强太多了。毕竟,明着“戏说”,比暗里“胡说”,更容易辨别!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香港科技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在世界排名第几位)
在最新公布2015年QS、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500强中,北京大学最受国际排名认可,分列第42位、41位…
-
青岛一人拟获铁道科技领域最高奖
早报8月18日讯 日前,第十六届詹天佑铁道科技奖获奖名单公示
- 海内外专家热议深化全球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 商务部回应美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世界5G大会: 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日报:5G催生媒体变革赋能产业发展
- 消费电子展香港资讯科技展览会ICT 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