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把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使命定位

把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使命定位

  科技立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演变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竞争。2021年5月28日,习总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这充分揭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新发展阶段重大的科技使命与突出的战略地位。

  目前国家批准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4个,其中,处于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辐射和带动效应上将发挥明显作用。目前,该中心正围绕“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上集中发力,可以说找到了较为精准的定位。

  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强化使命担当,意义重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合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龙头,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应着力推动我国从全球科技竞争“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在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产业成果、制度安排上体现国际水平,取得更多战略性、引领型创新成果,以高水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目前看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国家需求领域,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创新平台,力求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地;着力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是以“合肥目标”求索“国家使命”,基础性设计的重大意义将在长远时间中展现出来。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强化使命担当,眼光长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地域分布与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相吻合,所在地城市都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或都市圈的龙头城市和重要枢纽城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既是这些城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迫切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充分用好上海资本市场发达、合肥在城市住房、土地成本上的明显优势,通过G60科创走廊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建设集合三省一市科技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共同为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作出贡献,从而实现“合肥聚变”。

  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强化使命担当,定位精准。当今,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升级最强劲的动力,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大科学装置为主体的核心层,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系统创新平台为主体的中间层,以“三重一创”为主体的外围层的圈层结构,形成包括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合作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宜于发挥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优势,推动更多前沿成果在皖孵化转化,通过清单跟踪、专项引导、补投结合、院企协同等方式推动成果产业化。通过源头创新,使安徽实现从过去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向知识集群、知识集聚的跨越,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生产力、吸引外部资源能力和决策与管理能力,打造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引擎,在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基础材料上实现突破,从而助力安徽实现补链、强链、固链,通过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此外,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可通过地方政府的组织、资金、土地、人才等全方位要素保障,集聚建设“底气”,打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安徽建设的示范工程,推动模式创新转化为新的“合肥速度”。

  (作者:成长春,系江苏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