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佳都科技:用行业“Know-How”破题AI“盈利难”

佳都科技:用行业“Know-How”破题AI“盈利难”

  过去很多年,佳都科技600728)(600728)一直都有为新签项目订单敲锣庆祝的仪式,中标金额每满一千万元就敲一下,一宗上亿的订单就能让全公司高兴很久。但到了2019年,这项“传统”坚持不下去了。当年,佳都科技中标了广州地铁118亿元的“十三五”新线项目,用董事长刘伟的话说,“照这个传统,锣都要敲破了。”

  15年前,佳都科技主动谋求转型升级,完成业务重组与整合,开始进行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大力投入科技创新,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掌握自研核心技术,具备百亿级项目承接能力的数字化企业。目前,佳都科技在轨道交通数字化市场订单规模全国领先。

  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采访团走进佳都科技,与董事长刘伟面对面交流。在刘伟来看,过去10年,佳都科技多次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助力,实现了营收规模5-6倍的跨越式增长,是资本市场大发展的受益者。未来10年,佳都科技将进一步抓住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红利,重点在并购重组、分拆上市等手段上发力,用构建技术生态圈的方式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壮大,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一系列标签下,佳都科技的业务主航道究竟是什么?刘伟告诉记者,公司将“城市慧变得更好”作为使命,在业务上一直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就是围绕城市的数智化升级,广泛吸纳和研发每一个时代最前沿的科技,为城市的治理、生活赋能。

  目前,基于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数字孪生和数据科学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佳都科技形成各类数字平台和智慧终端产品,重点布局一个“大交通”主赛道,包括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两大主要应用场景。

  其中,智慧轨道交通是佳都科技当下主要的业务发力点,公司在手的超百亿订单中绝大多数来自于该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包括“华佳Mos智慧地铁大脑”、“智慧车站”、“孪生地铁”等新一代智慧轨交产品,业务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内超过30个城市,形成了全国性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今年6月,佳都科技以PPP模式投资参建的长沙首条智慧地铁6号线正式开通,成为国内智慧城轨领域的标杆项目。

  在智慧城市交通领域,佳都科技全新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系统“IDPS交通大脑”产品矩阵已在上海落地应用,业务覆盖国内多个一二线城市。在应急管理领域,佳都“城市应急大脑”为城市应急系统提供全时、全域、全量的综合感知和智能决策支撑,目前已接入广东省超200家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

  刘伟特别提及,数字孪生是公司现阶段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建设虚实交融的三维数字空间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训练,精确还原城市各场景的真实运行状态,实现“元宇宙”下的城市空间“智”治,打造自主决策、自动运行的数字化系统,全面提高生产和协作效率。

  “元宇宙是更高维度的数字化,也是数字经济的未来。”刘伟认为,虽然当下的元宇宙更多聚焦在游戏、娱乐、社交等领域,但元宇宙更广大的落地场景还是在B端和G端。“例如,通过在地铁、化工园区构建完全拟真的数字孪生系统,就可以在这个‘地铁元宇宙’、‘园区元宇宙’里面进行各种突发事件的模拟,来检验和评价各个系统的应对能力。此外,还可以仿真出各种条件下的数据用于AI训练,甚至使得AI可以应对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自动驾驶、交通治理方面得到初步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看似炫酷,但盈利模式却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包括“AI四小龙”在内,行业内大量企业都处于亏损烧钱状态。

  但在刘伟看来,“盈利难”是个伪命题。“任何一项先进技术要实现盈利都需要做好两点:一是找到高景气度的场景,二是扎实为场景客户解决问题,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一味地搞噱头、做宣传。佳都科技这些年在人工智能应用上,一直盈利、从未亏损,就是在这两点上下功夫。”

  据刘伟介绍,在人工智能行业,每家企业或团队的算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性,都只能在特定的行业或场景中发挥最佳的效果,很难做到一套算法“打天下”。因此,技术的研发必须要深刻理解特定行业或场景的需求,这也被刘伟称为行业“Know-How”。“大交通”就是佳都科技选择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核心领域。一方面,大交通赛道空间足够大,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十四五”期间将至少形成约4700亿元轨道交通新增建设市场;另一方面,国产化替代、智慧化的趋势,使得地铁云、地铁大数据平台、无感支付、自动运行等新的数字化应用得到快速普及,带来整个行业的高景气度。

  “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很新颖很前沿,但实际上是一项老技术,科学家早在1956年就提出了人工智能学科,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怎样把这项技术用好,为产业赋能,是要花很大功夫来研究的。”刘伟说,佳都科技早在10多年前就已在大交通领域深耕,研发出包括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智慧车站、IDPS交通大脑、AR三维实景平台等产品,为城轨运营商提供集智能管理与出行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城轨解决方案,为城市交通管理打造路网可计算、人车可测量的精细化智慧交管新模式,全面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出行体验。

  “我们的技术研发必须落地到行业一线,懂行业的需求和痛点,不能闭门造车。每一项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贴合市场实际,不浪费成本搞没有回报的研发。”刘伟表示,佳都科技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大都建设在客户端一线,便于研发人员随时对接客户的需求。近几年,公司自研产品收入保持超50%的复合增长,近3年累计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技术人员占总人数70%以上,形成了从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到全场景应用的全栈式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佳都科技在手的百亿级轨道交通数字化订单,就为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大量实验场景和数据支撑,使得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预测算法、仿真算法、识别算法通过场景的迭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佳都科技通过算法动态调节全线空调、给水、通风的相关设备功率,使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达到最佳能效状态。

  “地铁是城市用电大户,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2%,其中地铁车站用电量又占其40%-50%。以某一线城市为例,如果公司的智慧节能技术应用到全市地铁车站,预计每年可以节能超过1亿度电。”刘伟指出,在这样的效果下,地铁业主也愿意与公司探索节能分成模式,形成良好的盈利回报。

  10余年前,佳都科技通过重组进入资本市场,是A场中的“老兵”之一,见证了10余年来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

  刘伟认为,资本是为产业服务的,而不是产业围绕资本转。“过去10年,佳都科技一直在智能化、新基建的赛道上,努力把轨道交通、智慧城市这些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做好,把公司从10年前只有百万、千万级订单的规模,做到现在可以承接10亿、100亿规模订单的水平,有机会在轨道交通数字化领域成为行业龙头。”

  在刘伟看来,资本市场一方面为公司提供了发展所需的宝贵资金,让公司的营收规模得以在10年间扩大了5-6倍;另一方面也帮助公司打造互利共享的激励机制,近10年实施了3次股权激励、3次员工持股计划,上千名员工参与激励,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深度利益绑定。

  在享受资本市场助力的同时,佳都科技也尝试着通过资本的力量助推人工智能行业生态的发展。2015年,刚刚成立不久的云从科技获得了佳都科技牵头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带着这笔投资,云从科技快速起步,短短7年已经成为一家技术储备完善行业领军企业,在元宇宙核心技术、AI伦理治理、行业落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于今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

  不仅是云从科技,据刘伟介绍,近年来,佳都科技建立具有佳都特色的“自主研发+协同创新”研发体系,通过场景嫁接、合作研发、人才交流等方式,培育了多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目前,佳都已聚集近150家产业链企业,供应链伙伴超2500家,形成了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佳都+”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广州市公布了首批重点产业链链主名单,佳都科技成为广州唯一一家同时入选轨道交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分链主单位,侧面应证了佳都科技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对于未来10年的愿景,刘伟表示,公司要抓住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实现更快发展。“注册制实施后,上市通道更加顺畅,不仅有利于公司人工智能共同体模式的打造完善,也为公司细分市场业务分拆上市、获取针对性业务资源提供更好的平台。未来公司也会加大并购的力度,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加速公司业务发展。”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44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但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形式尚不明朗。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789.3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45%,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最前沿的科技资讯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