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2年实控人连续换追热点的华软科技颓势却没变
资本明星华软科技(002453,SZ),动作频频。8月3日晚间,公司就拟以现金方式向控股股东舞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舞福科技”)出售所持倍升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升互联”)53.33%股权一事发布了系列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倍升互联为华软科技贡献了近八成的营收,依然改变不了即将被卖掉的现实。华软科技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称:倍升互联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双主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源支持,公司精细化工业务呈快速发展之势,做精做强精细化工产业成为较优选择。
钛媒体APP注意到,距离华软科技聚焦精细化工和供应链管理双主业战略不过三年时间。拉长时间看,华软科技自2010年上市以来,随着空控人的变更,12年里从主营化工到布局金融科技,期间还生产过医用口罩,如今又回归精细化工要进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数次紧跟热点战略转型,但是业绩始终不如人意。
年报显示,华软科技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精细化工板块,主要从事AKD系列及其他造纸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农药中间体与光气衍生品及光气加工;二是供应链管理板块,主要从事ICT电子产品销售与供应链服务。
6月30日,华软科技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上市公司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舞福科技出售所持倍升互联53.33%股权。舞福科技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实控人张景明控制的企业,经协商,确定本次交易价格为2.05亿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板块所涉及的子公司除了倍升互联,还包括北京天马金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华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深圳金信汇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其中,倍升互联主要从事ICT电子产品分销业务。未转让的其他三家供应链管理业务板块的公司均为类金融公司,虽属于供应链管理大类,但其业务模式与倍升互联存在根本不同。供应链管理业务占比近八成,图片来自华软科技2021年年报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剥离名下主要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使公司业务聚焦于精细化工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年报显示,2020年、2021年,华软科技供应链管理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48亿元、30.7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2.08%、77.95%。倍升互联2021年创造的营业收入为30.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77.74%。也就是说,华软科技此次交易,相当于将卖掉公司近八成的营收来源。
华软科技这一操作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7月12日,深交所下发了重组问询函。8月3日晚间,华软科技回复称,倍升互联收入规模占比较高,但是毛利率水平较低,2021年、2020年毛利率仅为3.99%、4.76%,且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其经营发展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为支持倍升互联业务发展,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向倍升互联提供了大量资金拆借。2021年末、2020年末公司向倍升互联提供的资金拆借本金及利息余额分别为9,337.58万元和16,629.66万元,截至回复出具日,上述资金拆借本金及利息余额为1.85亿元 。
相比之下,2020年公司精细化工业务毛利率为14.06%,2021年毛利率为 21.34%,相比上年增加7.28%。故而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强做大精细化工业务成为较优选择。而精细化工业务板块急需加大资金投入,出售倍升互联股权,可以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为精细化工业务板块的拓展储备长期发展资金,符合公司的战略调整安排。
实际上,早在华软科技还名叫天马精化的时候,就已经在从事精细化工业务。彼时,其精细化工业务主要是造纸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等。但是受到行业竞争的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面临上游成本压力,下游需求动力不足的情形,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华软科技上市以来的营收情况,图片来自Wind
Wind数据显示,在经历净利润四连降之后,2016年公司遭遇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金额高达3.29亿元,超过上市后5年的净利润总和。无奈之际,2016年3月,公司第一任实控人徐仁华作价13.22亿元将其所持股权全部转让给华软控股,实控人变更为王广宇。
华软控股接手后,便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推动公司转型。恰逢金融科技行业快速发展,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融资总额跃居全球榜首,成为全球范围内Fintech发展的重要力量。华软控股也看中了这一波热度,2017年-2018年间,通过并购整合及战略投资等方式将倍升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科、山东金科、上海金科、银嘉金服等多家公司收入囊中,转型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公司也正式更名为华软科技。
与此同时,华软科技还出售了百园化工100%股权、润港化工100%股权、天安化工87.43%股权,剥离造纸化学品业务。对于前述资产出售,华软科技曾表示,公司逐步由传统的精细化工等业务向金融科技方向转型,未来将以金融科技作为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出售3家造纸化学品控股子公司股权,是为集中发展金融科技领域相关业务,提升经营业绩。公司监事会还认为,此次出售有助公司降低重资产、低效率业务板块的比重,把经济资源聚焦利用在更加高效的业务领域。
在多番资本运作之后,华软科技的盈利能力较弱的现状却难以改变。2019年,公司遭遇上市以来的第二次亏损,净亏损达3.14亿元,同比下滑1383.15%。巨亏之下,华软科技再度易主,实控人变更为张景明。
新主张景明上任之后,大刀阔斧砍掉金融科技业务,开启精细化工业务和供应链管理双主业。华软科技自2020年起陆续收购了奥得赛化学、久安化工等公司股权。
市场对奥德赛的期望在新型医药农药中间体业务上。公开资料显示,奥德赛通过凯莱英进入了国际医药巨头新冠特效药供应链,成为新冠特效药急需的核心医药中间体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奥德赛持续优化工艺路线,未来有望在新冠肺炎特效药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今年3月11日,奥德赛医药中间体业务与台耀化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向台耀化学提供抑郁症治疗药物黛力新的两种重要成分。该合作意向目前没有形成正式协议,但提供了一个耀眼的远景规划:三年内有望达到5亿元销售。
此外,奥德赛还有意加码投入锂电池电解液的两种热门添加剂。去年11月5日,华软科技公告宣布,奥德赛拟投资3亿元在湖北武穴新建“年产12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项目”,奥得赛同时宣布将在河北沧州投资15,000万元新建“年产6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期间,华软科技还开展了生产及销售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毒酒精等业务。从传统精细化工到金融科技,现如今卖掉供应链管理业务回归精细化工,华软科技数次紧跟热点战略转型,站上新冠肺炎特效药产业链、抑郁症治疗药物、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多个风口。
主业随热点摇摆,以卖掉低效资产支持高效资产推动公司之名,几经周折的华软科技,业绩不但没有起色,反而陷入了一次又一次陷入巨亏的泥潭。
数据显示,华软科技的营收规模一年好过一年,2021年的营收规模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达39.42亿元。但是净利润却没有跟上增长的步伐,反而遭遇上市以来的第三次亏损,亏损金额达2.27亿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华软科技上市12年,伴随着三次转型有三次亏损,分别是2016年、2019年和2021年,亏损金额分别是3.07亿元、3.14亿元、2.27亿元,累计亏损8.48亿元。而2010年以来的9个盈利年份,累计也仅赚了5.24亿元。换句线年,不仅一分钱没赚,甚至还把上市前的利润亏出去了。
wind数据显示,除了2010年首发上市募资4.04亿元外,此后的2011-2021年公司还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3次直接融资,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25.39亿元。而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仅1.17亿元。
直接融资的同时,华软科技间接融资更是家常便饭。wind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公司一直有短期借款,到2022Q1末,短期借款达4.67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一年内非流动负债也不少,今年一季度末,达到2171万元。也即,2022Q1,公司短期负债高达4.89亿元,而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仅有2.10亿元,明显杯水车薪,偿债压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以2.05亿元卖掉倍升互联或许缓一缓华软科技的燃眉之急。
债台高筑,直接吞噬掉原本就寥寥的盈利。2019-2021年,华软科技利息费用分别为3362万元、3916万元和和3733万元。而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14亿元、3338万元、-2.27亿元。也就是说,这三年,公司净利润还不够支付利息费用。
走过2021年,陷入业绩增长窘境的华软科技似终于意识到深陷泥潭的根源,决定全力聚焦精细化工业务。只不过,这一次是借回归主业之名蹭热点概念还是真心实意发展主业,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 标签:近期科技热点新闻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香港科技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在世界排名第几位)
在最新公布2015年QS、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500强中,北京大学最受国际排名认可,分列第42位、41位…
-
青岛一人拟获铁道科技领域最高奖
早报8月18日讯 日前,第十六届詹天佑铁道科技奖获奖名单公示
- 海内外专家热议深化全球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 商务部回应美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世界5G大会: 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日报:5G催生媒体变革赋能产业发展
- 消费电子展香港资讯科技展览会ICT 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