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各界科学大咖齐聚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这位诺奖得主“隔空现身”

各界科学大咖齐聚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这位诺奖得主“隔空现身”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蔡黄浩8月20日报道: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于8月20日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行,这也是上海科技节举办三十一周年来首次举办的科技传播会议。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以“创新·传播·融合”为主题,以“国际视野、创新引领、学术气质、公众属性”为定位,邀请诺奖得主、科学大家、科技传播实践者、人气科普明星、理论学者等,就科技传播矩阵融合构建,科学家共同体如何与公众互动连接,万物互联态势下的科技传播策略等展开对话讨论。

  在以“我们的时代责任与交流使命”为主题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迈克尔·莱维特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先后做主旨发言。迈克尔·莱维特在演讲中以投影形象现身,并分享了自己的大胆构想——在上海建一个虚拟全球实验室。

  虚拟全球实验室(VGL)是科技界里的一个崭新概念,旨在建立一个灵活的科研结构,让一些身处不同时区、不同位置、隶属不同研究所的研究员,通过该实验室进行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莱维特表示,今天自己通过视频方式参加科技传播大会正是一个虚拟沟通的范例。实际上,他本人正在会场不远处的隔离酒店,而视频由他的妻子帮忙拍摄。

  建设虚拟全球实验室最大的挑战在于大家处在不同时区,研究人员需要投入额外精力。实验室的关注重点则将是年轻的科学家们。莱维特提出了一种更加平等的“学术明星”配对组合机制,希望与更多同事进行两两合作交流,并视情况与主管研究员合作,而这需要科学家建立相互之间能合作交流的平等团队。

  “资深科学家有义务作为导师,言传身教,帮助年轻科学家获得资金。此外,这些资深科学家,还需要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繁琐的行政事务。年轻科学家必须独立,而非仅围绕知名资深科学家的科研想法开展科学研究。我们希望他们能独立发表研究论文,无须将为其提供指导的资深科学家作为共同作者。”莱维特表示,如果能在上海开创虚拟全球实验室模式,希望借助计算机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力量改善人类健康。

  此外,在新媒体专场上,戴伟、混子哥、吴姥姥、芳斯塔芙、吟游诗人基德、毕导等国内外新媒体科普网红首次齐聚一堂,打开科学魔盒,探讨科技传播新媒体实践真知;圆桌会议和长三角科技传播院(所)长研讨会邀请来自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探讨科技传播理论前沿热点。

  会议期间还将举行“科普进五大新城启动仪式”、“上海科技传播智库成立仪式”、“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成立仪式”,从资源配置、智库建设和学科布局三个块面释放上海科技传播矩阵全方位构建的重要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