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科研人员做科普的非典型案例

科研人员做科普的非典型案例

  电话是打给研究所里科普展示中心的同事的。姜联合是中科院植物所的高级工程师,多年前她研发了一套“全球碳循环及森林植被固碳过程主题”互动科普展品,存放在科普展示中心。但同事回复说,展品堆放在仓库里,现在无法参观。

  姜联合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耸一下肩:“下次有机会再看。”没过两分钟,姜联合便从这缕失落中缓过来,又热烈地与记者聊她做科普的事。

  遭遇失落,而后又兴奋地置身于科普工作中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姜联合不停地在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情绪循环中坚持,并把科普从兴趣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1995年,姜联合进入中科院植物所工作,先后担任《植物学报》、《植物学通报》的编辑,并最终担任《植物生态学报》的专职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

  “我把期刊当成了孩子一样,工作挺努力的。”姜联合为期刊争取到了中国科协精品期刊项目资助和中科院出版基金资助。

  2009年,所里人事调整。自以为工作做得很好的姜联合,年底考核时却得了个“不合格”的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整个人都不好了。”姜联合只能申请去课题组工作。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关上一扇门时,只要自己坚持不放弃,就会在另一方向打开一扇门。科普正是姜联合打开的另一扇门。姜联合憋着一股劲:“我要做些科普方面的工作。”

  事实上,在期刊编辑部工作时,姜联合就提出过科技期刊要开展科普工作的建议,并发表了《科技期刊是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科技资源平台》的论文。姜联合觉得,许多论文是很好的科普资源。

  期间,姜联合去了澳大利亚访学。在昆士兰大学的网站上,姜联合无意间看到了学校的老师们上传的一些科学实验教程。“制作得很好。原来实验可以这么有趣生动!”姜联合沉迷其中。

  不过,这些实验来自不同学科,且比较分散。姜联合对每一个进行收集,精心分类,形成导引思路和规范,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访学结束,指导老师大为惊讶,对姜联合说:“你做了一项复杂、辛苦又有价值的工作。”

  回国后,正值北京市科委开展科普项目社会征集,姜联合提交了申报材料,获得了2012年度社会征集科普项目35万元的经费资助。

  在项目中,姜联合提出将围绕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及其相关问题”、“973”项目“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的科技成果资源,以碳循环研究的科学问题为资源基础,进行科普转化,开发科普展品。

  “社会公众往往并不知道许多大项目大课题是干什么的,跟我的生活有什么相关性。”项目成果开发成科普展品,有利于增进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姜联合立足项目成果,开发了一套“全球碳循环及森林植被固碳过程主题”互动科普展品。

  科普展品共分6件,包括一个平面立体动静态互动沙盘,能够清晰显示全球碳循环碳源碳汇格局;一个人机互动触屏演示系统,能够对森林固碳过程进行演示;此外还有声光电互动系统模型等。

  在2012年的全国科普日北京科学嘉年华主场活动中,姜联合展出了自己开发的一整套科普展品。“看着小孩子们围着自己的展品观看,能够体会到科普工作带来的快乐。”姜联合笑意洋溢在脸上。

  此后,这一套科普展品在植物所植物园科普实践活动中心展出多次。抚顺青少年宫也向姜联合订购了一套碳循环机理展示模型展品。基于这个科普项目,姜联合申请了1项专利,相关研究论文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上进行了交流。

  植树造林对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植树造林时,树木、灌丛、草地如何恰当搭配,才能使涵养水源达到最大效果呢?

  类似的一个个疑问在科研工作中不断涌现。姜联合认真查阅资料,探索把这些问题、成果做成科普展品的方法路径。

  数年来,姜联合开发了科学植树造林、森林涵养水源保护等不同的科普展品,融合声光电等技术,强调展品的互动性。这些展品先后都在科学嘉年华、北京科技周等活动中展出。

  “做科普是需要坚持和热情的。”因为科普工作不像科研工作,能够争取到巨额科研经费,能够发表大量论文。在课题组里,姜联合坚持着自己的科普兴趣。

  沉静在科普展品的开发中,姜联合深切感受到自己做的事越来越有意义。十多篇科普理论文章,透露了姜联合多年来对科普问题的思考和见解。

  科技资源是提升科普能力、保证科普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资源之一。研究所、高校有大量的高端科技资源,“要加强政策和政府引导,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进程。”

  为了开展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比较,姜联合查阅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资料,就科技计划科普化情况进行分析。“科学家在科普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一直没有形成社会共识。面对当代科普的职业化发展趋势,对科普的主体尤其科学家的角色需要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

  2017年,姜联合参加中科院院士工作局组织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在深圳地区作了“碳循环轨迹”等四场科普报告。

  “在2008年的时候,我就已经评上编审(正高级)的职称了。但所里并不会根据这个职称设置相关岗位,或者落实相关待遇。”姜联合说。

  做科普工作的人,在研究机构里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在坚持做科普工作后,职称、待遇就像与姜联合绝了缘。

  2019年6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科协联合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设置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四个层级,满足各梯次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

  姜联合起初并不在意。“但想着这个也是一个机会,能够评个科普方面的正高职称。所以我在报名截止前的最后一天报了名。”当天晚上,姜联合上传各种证明资料,一直弄到凌晨四点钟。

  四个月后,姜联合得到通知,在10月27日参加评审答辩。而10月25日至27日,姜联合刚好在合肥参加科普理论研讨会。姜联合连忙赶回北京,26日晚上的火车到京,直接去了第二天答辩的宾馆住下。

  “也不用汇报,直接抽题,评审专家提问。问题都是针对你提交的资料专门设计的。”姜联合抽到的题目是“科研与科普的关系”、“森林涵养水源保护科普展品的设计理念”、“科普设施如何提升科普能力建设”三个。

  这与姜联合多年的科普实践和思考相关,因此顺利通过答辩。12月24日,姜联合等75人获得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

  但这个职称并不代表着可以与研究员序列的职称相提并论。“回到所里后,我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也向人事部门提交了相关材料。人事部门把相关材料放进了档案,之后也无下文,更没有落实相关待遇。”姜联合又笑。

  “根系的魅力”、“落叶知秋、脱落的科学和智慧”等,是姜联合创作的科普美文系列。这些文章将科学知识与绘画、摄影、诵读、音乐等融合在一起,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而最近,姜联合在写作“植物的能量”系列。

  “以往,大家认为传播科学知识才叫科普,其实,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也是很重要的科普内容。”在姜联合看来,科学普及,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过程,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文化。”

  2019年,中国科协科普云增加了个人科普号,邀请姜联合入驻。姜联合饶有兴趣,将自己此前所有的创作资料,包括科普展品设计图稿、科普论文、科普文章等,都上传到科普云上。“科普工作需要交流共享。”

  发布三篇原创文章后,姜联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首篇打赏文章《扶贫路上的资源植物》发布,共有九人给我打赏了。”姜联合大笑说,“其中就有我的先生和儿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普的最新新闻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