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看!科技盛宴来了

看!科技盛宴来了

  5月22日至28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盛装亮相。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党领导科技发展”,主场展示内容包括“科技自力更生”“科技自立自强”“北京科创成果”三部分。

  与此同时,22日至23日,中科院在全国的百余个研究所举办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依托各自研究领域,推出不同类型的科普展和科学实验秀。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敞开大门向社会公众开放。

  本报讯 5月22日,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主场分室内主题展区和户外互动展区,共展示了150余个展项。北京“云上”科技周虚拟展厅也将同步上线。

  以“百年回望:中国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北京科技周主场室内主题展区按时间跨度分为“勇担重任”“勇立潮头”“勇攀高峰”三个阶段,重点展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平台、主阵地建设成效以及科技战疫成果、科技冬奥成效等内容。

  户外互动展区以活跃、互动的形式,为公众带来科普惠民、小康社会等方面的科技成果、文创产品和科普展项,综合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展示技术,展出包括“花智人”观光导览机器人、工业机器健康诊断大数据平台等亮点展项。

  北京“云上”科技周虚拟展厅围绕主题创意雕塑,以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和代表性成就为轴,以螺旋式攀升的形式,展现党领导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

  本届科技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策划开展面向社会公众、中小学生的各类科普活动100余项,带领公众实地探访科学城、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开展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科普大篷车巡展;举办科普讲座、科学实验表演、科学竞赛、科普话剧等活动。

  “科学之夜”是集科普参观、讲座、讲解、演出等活动于一体的科普嘉年华。此次“科学之夜”展示中科院科研创新和重要科技成就的同时,针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集成中国科学院各院所的优质资源项目,推出了20余项充满科学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趣味亲子活动。

  在主舞台区,奇妙科学秀“火箭的奥秘”通过故事情节的串联将科学原理展现给现场观众;“探秘飞行”通过科学实验秀表演让大家了解空气的密度对飞行的重要性;“魔幻科学变变变”通过数字类的魔术表演,诠释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室外活动区,“天文之夜”活动带领大家通过望远镜观测了解星空的奥秘;“科普图书漂流计划”和“科普图书扶贫计划”帮助参与者交换科普图书。

  在一个超疏水材料“摊位”前,许多动手实验的小朋友发现,当把滴管里的水滴到一块白布上后,水珠并不会将布打湿,而是会像在荷叶上一样滚动。此外,“抽刀断水”“聚水成字”“踏水无痕”“嗨!魔音”“万磁王的对抗者”“污水一秒变清水”等,都受到公众的热捧。

  除了“魔术一条街”之外,还有从胶片老电影到激光影院的跨时代体验,“奋斗者”号浮力材料、液态金属黑科技、飞秒激光、热声发电、低温超导等一系列硬核“前沿科技秀”,以及科普讲座、科普音乐剧、专题展览、科普画廊、实验室参观等。

  本报讯(记者卜叶)5月22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第22届公众科学日举办,活动主题是“百年复兴路 科学正当时”。本届公众科学日在“云”上向全国公众开放。

  本届活动设有“碳”秘碳中和、展馆主题在线场,以及科普视频在线展播等活动,全程直播约6个小时。

  “碳”秘碳中和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太阳能研究部主任李灿对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该所各研究部展示了碳材料在废水处理、吸波材料、抗生素等领域的应用;讲述了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并演示了催化剂的神奇作用;介绍了能将太阳能、风能、水能储存起来的“电力银行”;讲解了氢汽车与氢飞机、倒入海水就能发电的镁空气电池以及锂硫电池等的工作原理;解读了“液态阳光”概念。

  科普讲座环节中,研究人员带来了《探索太阳的奥秘》《蛋白质“七十二”变》《生活中的光》《吃货博士的干饭趣事与烦恼》等报告。

  展馆主题活动中,讲解员带领观众重温了大连化物所的历史、杰出人物和前沿成果,分为“国之所需 科研所向”“秉承矢志 前赴后继”“科技强国 勇争一流”等章节。

  此次活动还设置了科普影视厅环节,展播了大连化物所《说能解源》系列科普视频、《能源之书》动漫MV、张大煜沙画等科普和人文视频。

  本报讯(见习记者刁雯蕙)未来,记忆也能被编辑?外骨骼机器人怎样帮助人们减负?蛋白质的奥秘是什么?千亿神经元是如何工作的?5月22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启动仪式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第11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中,你也许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次活动以“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为主题,面向公众开放多个实验室,并举办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圆桌论坛、科普讲座、小院士路演、博士课堂等一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线下+线人次参与。

  开幕式上,中科院深理工生命健康学院院长王玉田以“寻找记忆的密码”为题,围绕大脑记忆相关研究进行科普讲座。在博士课堂上,深圳先进院数字所副研究员董超、博士后姚泓名,以及医药所博士后马寅仲以“手机里的人工智能”“恐龙消失的秘密”“你是蛋白质本质吗”为题,以科普的视角讲解前沿科学知识。

  此外,医学影像、合成生物、脑科学、生物医药、机器人、新型材料、生物信息等多个研究领域的成果也向公众开放。例如,在深圳市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向大家展示了国内首台3.0T高场磁共振设备。在智能仿生中心实验室,研究人员介绍了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等一系列机器人原理和应用场景。在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科研人员展示了合成生物大设施自动化功能岛,该大设施就像“工程自动化车间”,可以快速高效完成高通量生物实验。

  本报讯听一听科普讲座,摸一摸实验仪器,玩一玩科学实验,骑一骑碳纤维单车,有知识、有体验、有新奇、有思考5月22日,300余名青少年和大学生聆听科学讲座、参与科学实验、参观科研现场,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科学周末。

  本次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分中小学生专场和大学生专场,活动主题为“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

  在科学大讲堂上,该所研究员韩怡卓作了题为“带你认识二氧化碳”的讲座,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产生和循环、“碳达峰”和“碳中和”等方面作了讲解,分析了减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还就哪些行为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科普。研究员宋燕作了题为“神奇的炭炭材料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普报告。她从炭材料的定义、特性、用途展开介绍,并结合有趣的科普实验,让大家对炭材料的发展和用途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以观测到纳米尺寸的扫描电镜、给物体做“核磁”的分析仪器、常温保持38℃的饮水杯、比头发丝细但是比钢还强的碳纤维、仅有7公斤重却结实无比的自行车、捧在手里的世界最轻最薄最强的材料在实验互动和参观环节中,大家参观了科普实验,还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操控实验仪器,当一次化学家,并向大咖科学家提问请教。

  本报讯探秘新药设计实验室体验药物研发、自己动手制作中药香囊、空间激光器等模型展示一年一度的中科院公众科学日再度与大家见面。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于5月22日起向公众开放。

  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孩子们在这里体验了一场神奇的“追光之旅”。活动以该所西区为“激光光源探密营”首发站,青少年前往国家重点实验室、神光大科学装置、空间实验室和展厅展览打卡。此外,科研人员还将通过“线上”直播,带领青少年前往南京激光科技馆探秘激光科技;走进中科院直播间,与网友共同开启钛宝石、钕玻璃“盲盒”;近距离接触大科学装置,参观浦东超强超短激光装置。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办了第十届“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主题科普公开日。同学们在听取杨军研究员科普专题报告后,分别进入5个趣味实验体验区,展区内有60余项精心准备的趣味实验:五彩的荧光棒、大象的牙膏、牛奶烟花、生活中的维生素C、神奇的鸡尾酒等。每一个展台前,都挤满了一个个满脸写着好奇的小脑袋。

  你听说过“斑马鱼”的大名吗?小小的它们对脑科学研究来说十分重要。在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同学们跟随研究人员,动手探究了斑马鱼的亮暗偏好行为、鉴定一番转基因斑马鱼的基因型。

  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青少年参观了大型化合物样品存储设备,并跟着科研人员识中药、做香囊。还有一场“药物知识我知道”擂台赛,等你来挑战。

  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网是怎么给天问一号保驾护航的?科学家是如何给火爆全网的黑洞“甜甜圈”照片“美颜”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给你答案。(黄辛)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马学涛)5月22日,中科院广州分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广州分院主场活动暨2021年广州市越秀区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广州市举行。

  当天,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集中展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中取得的一批重大科研进展与突破。此外,中科院广州分院组织了2场16个科普讲座,同时还举办了科学图片展、青年科学家科学海报展、科普微视频展示等活动。

  活动期间,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标本馆举行视频直播,探秘百年植物“老店”,揭秘172岁高龄的植物如何保存至今。该园的“琪林科学讲坛”第41期活动以“植物科学趣味故事”为主题,带领听众感受一次植物的奇妙之旅;著名科普品牌“植物园奇妙夜”同期举行,带领公众了解蛙、蝉、萤火虫等夜间动物的精彩故事。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举办了线年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面向公众开放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和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利用科普视频专题讲解全球变暖和台风灾害形成的原因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一起种可燃冰”为主题,直播介绍可燃冰与普通冰块的区别与合成过程,演示点燃可燃冰,同时深入学校举办多场新能源前沿课堂和新能源流动展馆活动。

  作为主场活动之一,“格致论道湾区”第12期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时间序曲”为主题,黄庚华等5位演讲嘉宾分别讲述了用激光丈量地月距离、数据思维超能力、地中海贫血、侗寨建高步书屋,以及岭南百年文化史等话题。

  本报讯(记者廖洋 通讯员刘佳)5月22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举办了第七届公众科学日暨青岛市科技活动周分会场活动。

  该所策划组织了“有趣的实验动手做”“好看的舞台剧”“涨知识的科普讲座”3个活动环节,采取互动实验、参观讲解、科学报告等方式,满足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公众科学活动期间,还采取“云游青能所”网上直播方式,在活动吉祥物“清清”带领下,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体验科学的乐趣。该所研究员李晓锦通过直播间向公众讲解了什么是氢和氢能、碳达峰、碳中和及氢能与碳中和的关系、什么是“氢进万家”及其推广目标等科普知识,并现场演示了氢燃料电池电堆是如何组装和发电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