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学会了科技报道
1999年5月,我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东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将满两年,作为一名新手实验员,我对所从事科研工作的意义理解粗浅,对未来有些傻傻看不清。
就在那个月8日的清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罹难,数十人受伤。这一消息让记者职业在我眼中的形象一下高大起来,并在我心底埋下一粒小种子。到了夏天,我在《中国科学报》(时称《科学时报》)上看到一则招聘记者的启事,几个月前埋下的种子破土而出,终于在1999年11月加入采编团队。
我为报社服务了12年,前5年在《侨报中国科学周报》采编一线年在《科学新闻》杂志的采编一线,并逐步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从一线编辑到副总编辑,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说实话,在《科学新闻》的头三年,工作节奏总体放慢。2008年8月,改变的机会来了。报社投入重金,对《科学新闻》进行改版,要在2009年元月推出一本服务于科学家的全新刊物。在人才方面,社领导将贾鹤鹏和方玄昌两位资深媒体人延揽进来,分任杂志的总编辑和执行总编辑。我作为副手,扮演辅助和执行的角色,同时采编团队从原来的4人增加到11人,还发掘了十余位热衷科普的在校研究生作为撰稿人。
贾鹤鹏和方玄昌的到来,为《科学新闻》编辑部带来了新鲜的办刊理念,在具体业务上,也更加注重团队培养的专业化、系统化,通过新闻选题会、业务培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的节奏一下变快了,加班加点是常态。每逢出刊,采编团队都要熬一个通宵,赶制版面。
在工作中,采编团队密切关注那些科教界关心的公共话题和可以从科学角度解读的社会话题,我参与或策划了很多有建设性和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首先,针对学界所关心的话题,展开深度解读,特别是揭露问题与潜规则的部分报道,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同时,我们不是为了揭黑而报道,而是努力在报道中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路径,为科技主管部门提供参考。这类文章往往在被科学网和其他科技类网站转载后,成为跟帖热门。
数年间,改版后的《科学新闻》在科学界获得了良好口碑。而我在这里,从一个埋头实验、对新闻业务一窍不通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一名守望科学的新闻工作者。
- 标签:科技类网站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在这里我学会了科技报道
1999年5月,我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东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将满两年,作为一名新手实验员,我对所从事科研工作的意义理解粗…
-
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入选项目
根据《关于启动2019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项目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结果公示,确定…
- 神乐新皮肤上线勾玉即可拥有新式神sp山风身份石锤
- 氪星晚报 滴滴外卖计划进入全国九大城市;区块链岗位均薪每月258万人民币;小米
- 怼怼三国(破解版内购免费2022)
- 中国科普期刊分级目录专家委员会成立
- 2022中国大学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中国人民大学第1